1. 首页 > 文化常识

媒体探访一线医护:还没阳就接着干

记者/ 李晶晶

编辑/ 刘汨

工作人员正在帮助一位前来就医的老人 | 袁艺

12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宣布,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三年来,医疗系统再次迎来大考时刻。

一组数据可以说明当下的压力:北京市120急救热线日常呼叫量约为五千,高峰时段不超过一万,而近期呼叫量一度高达三万多;天津市发热门诊就诊量从平日1000人左右激增到3万人,增长了30倍。

多位一线医务人员向北青深一度讲述了他们当下的处境:随着新十条等政策的出台,核酸不再是进入医院的门槛,现在的头等大事是治病救人。所有医院都在抽调力量,支援发热门诊和急诊。

同时,随着社会面感染人数上升,院内感染已经无法避免,医疗队伍正承受着大面积减员。有的科室只剩下一两名医生在值守,还有的医护正在带病返岗。特别是一些条件本就薄弱的基层医院,人力物资都出现了缺口。

一位隔离病房的护理负责人,在看着身边同事一个个倒下后,已经不敢生病了,她有些自嘲地说:还没阳,就接着干吧。

发热门诊内等候的患者| 李晶晶

发热门诊里的等待

12月16日下午,北京朝阳医院的发热门诊里,一位83岁的老人躺在担架床上。他已经烧了10天,每天都是38度以上,叫不来120,家人自驾把他送来医院。

在排了三小时队后,老人终于输上了液,插上了氧气管。外面没地方了,老人躺的担架床只能放在接诊室里,进进出出找医生看病的人,都要小心翼翼绕过去。

老人女儿做好了熬个通宵的准备,好不容易进来排上号了,多不容易,起码得守着,让他退了烧。

走廊里也有很多这样的老人,有的是坐在轮椅上、守着卫生间门口输液;有的老人只能站着,已经烧到浑身是汗,双手抖动,还要小心护着输液管,别被来来往往的人拉扯到。

等待中,摩擦很难避免。有病人焦虑地问接诊台:排了这么久,怎么还看不上啊?工作人员无奈里带着哭腔,您也看见了,大家都在这排着呢。

还有人跟医生提出插队的要求,也被拒绝了,按号来,要不您跟走廊里其他人解释去。唯一得到优先照顾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90岁了,一直高烧不退。在老人被推进去时,门口还等着一对80多岁的老两口,他们坐在自备的马扎上,老先生一边给老伴喂着面包,一边握着手安慰,没关系,会排到的,会排到的。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言人李昂透露,12月11日,北京全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2.2万人次,是一周前的16倍。一位出诊医生告诉深一度记者,在这之后的一天里,他在8个小时里看了90多个发热病人。最长的病人,等了近6个小时,大部分都等待了2到4个小时。

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发热隔离病房,护理负责人颜宁说,这几天情况有所缓和,至少能做到进出平衡,(病人数量)应该不会再往上走了,但短期内也很难回落。

他们病房就在发热门诊楼上,收治那些症状严重的病人,不光高烧,还有基础病,甚至出现了昏迷,其中以老人居多。隔离病房有20个床位,是由呼吸监护室改建的,但这还不够,一间急诊监护室也在承担着这样的任务。

12月初,颜宁预感到了就诊人数将会大幅增长,但速度还是超过了她的想象。面临巨大压力的不只是发热门诊,比如一位长期居家的脑梗患者,可能感染新冠已经加重了他的症状,被送到医院后才发现是阳性,这时候,抢救任务就落在了急诊身上。

就诊人数的压力,正传导向医疗系统的每个环节。北京市在12月9日向社会发出理性拨打120的呼吁后,日均呼叫量已从上周的31863次,降到现在的日均25000次左右,但仍然是平日日均呼叫量的5倍左右。

北京急救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深一度记者,目前的来电里有7成都是咨询类电话,达不到出车标准。他很无奈,很多人打120是为了缓解焦虑、寻求心理安慰,但在一来二去的核实沟通中,很可能就会占用宝贵的急救通道,耽误的不光是更严重的新冠感染者,还可能是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或是某场意外事故的伤者。

这位工作人员说,从120的角度,希望病患能够客观评估自己的情况,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电话那头的人,往往觉得自己面对的是天大的事。

有的来询问自己的核酸结果为什么没出,有的上来就骂人。一次,他的同事接到一个语气特别着急的电话,对方说,我家孩子烧得都不行了,快来救救他。同事刚准备指导对方物理降温,询问孩子的年纪,对方回答:26岁......

发热门诊内正在接受治疗的病人

重压下的缺口

一边是大量增加的就诊人数,一边是医护队伍不断减员。

11月,颜宁的医院出现了个别医护感染的情况,那时大家还觉得是稀奇事。到了12月,颜宁身边的同事开始成片成片倒下。在她接手隔离病房工作的前三天,每天都面临着2到3人的减员,同事们不光是抗原阳性,而且高烧、疼痛,根本没法穿着三级防护在隔离病房工作。

颜宁的上一任护理负责人在彻底病倒前,每天还要扯着几乎失声的嗓子,打几十上百个电话协调物资、人员。深一度记者了解到,这也是目前很多医院的做法,从其他科室抽调人手,全力支援发热门诊、急诊。

补充给颜宁的人手来自耳鼻喉、骨科等科室,这有些像三年前她去武汉支援时的情景:当地第一批医护已经病倒了,补充来的都是其他专业领域的人员,他们缺少危重症的护理抢救经验,无论心理还是技术上,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隔离病房以前是4个小时一换班,现在有人出来歇歇还要再进去。没阳的人,越往后越不敢阳。颜宁在办公室也不敢摘下口罩喝水,嗓子稍微不对劲,心里就会嘀咕。有时候她也羡慕,那些病倒的同事至少能休息几天了,但转天到了病房,大家见面又会开玩笑说:阳了么?没阳接着干吧。

在河南新乡,一名神经外科医生也在半个月前被抽调到了发热门诊,12个小时一轮班,给病患输液、协调秩序,天天忙到脚没有沾地的时候。医院已经要求,尽量少开输液,加快病人流动,减少感染的风险。

现在,科室里10个人,已经阳了一半,剩下的5个人也开始陆续出现症状。但按照医院的排班制度,要等第一批感染的人康复上岗后,他们才能有休息的可能。

在一些条件本就薄弱的基层医疗机构,缺口更加明显。保定某县城医院的120急救中心,一位内科医生的工作现在变为了接转诊病人,现在她听到电话声就头疼。

身边同事几乎都阳了。这是三年来她觉得疫情最严重的时刻,防护等级却在降低。最开始他们还有防护服面屏鞋套,后来防护等级再次降低,只有隔离衣、帽子和口罩,现在隔离衣都没有了,N95也差点没发下来。

朝阳医院外的指示牌

带病上岗的无奈

一周前,一家医院的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几乎成了光杆司令。他自嘲说,再不阳太不合群了,但其实他已经有症状了,头疼到要裂开似的,四肢冰凉,在办公室要穿两件羽绒服。

这位主任医师依然坚持出门诊、查房,还有很多人向他咨询感染后用药的问题,每天下班后,他要在朋友圈和患者群里答疑解惑。连测三天抗原都是阴性后,他以为自己逃过去了,但在第四天,他烧了一夜,还是变成了两道杠。

过去三年里,医护人员零感染一度是必须遵守的红线。但自12月新十条出台后,深一度记者了解到,许多医院都对相关院感规定进行了大幅调整,取消了定期的核酸检测要求,如果医护抗原自测阳性或是身体不适,可以上报请假,返岗时也不需要阴性证明。

最近,宁夏银川一名三甲医院的儿科医生感觉到了令人发慌的清闲,病区有六十张床,以前天天爆满,还要提前预约,现在只用了十张床。大家都集中在发热门诊,本来要来医院看病的人也不敢来了。

他所在的医院已经实行了分诊制度,阳医生看阳娃娃。他身边的同事已经阳了不少,他自己也被编为阳性病区的候补,预备着什么时候发热患儿多了,立刻顶上去。

在一家省会城市的三甲医院,感控处工作人员陈锋说,随着社会面感染人数激增,院内零感染已经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2月初的一天,他的医院做了800号核酸检测,其中130个都是阳性,不光是发热门诊,所有科室都可能接触到阳性病人,几乎所有传染源都汇聚到了医院。

在院感防控和保证医疗秩序之间选择,答案显然是后者。陈锋的同事里,也有阳性上岗的情况,一些科室只剩一两名医生在值守。减员严重的科室,通常也收治着感染新冠后,需要被重点关注的人群,比如呼吸内科、产科,以及老年病区。

陈锋的医院目前已将入院核酸改为自愿原则,可以住院后再进行检测。陈锋觉得,从某种角度上说,现在治病救人又大过新冠防控了。他所在的这家三甲医院拥有2000张以上开放床位,在过去几年里,住院人数一度不到300人,但我们可是承担着,给全省人民健康兜底的职责。

在核酸结果不再成为入院门槛之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提出设立缓冲区、阳性患者单独收治区域等方面的要求。一位北京三甲医院的感控处工作人员告诉深一度记者,过去半个多月里,他几乎每隔一天,就会经历一次24小时不合眼的忙碌。

陈锋所在医院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造,每个科室都给等待核酸结果的病人设立了缓冲病房,之后医院还要建设集中的缓冲区。每个科室的病房设立了阳性病人红区,由专门的医护人员负责。但这离院感防控的闭环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包括发现阳性病人后,同屋密接的处理,这类细节问题没有什么特别好的解决办法。

此前,国内一位著名传染防控专家在接受深一度采访时曾建议,所有医疗机构都应该进行三区两通道、通风系统的改造。但在现实中,这是大部分医院短期内无法完成的。

这不光是大三甲的难题,最近,一些县市级医院的同行会向陈锋请教,怎么适应新时期的要求。陈锋告诉他们,比如在给阳性患者做手术时,就正常操作,只要戴上N95口罩就好。但还有问题是他解答不了的,一些同行在贯彻应收尽收的同时,地方政府对他们仍然有零感染的压力。

陈锋说,面对奥密克戎,很多常规手段都已经失效了,但对于一些高危病人,还是要尽力避免他们遭遇感染。他所在的医院,已经通知了一些可以择期手术的患者,尽量推迟,避过这波高峰。感控处则不断监督提示医护,戴口罩、勤消毒、避免聚集,一遍遍重复这些最基本的要求。

他感慨,现在能做的,一是等待,等生病的医护康复返岗;另外就是,尽可能减缓院内感染发生的速度和规模。

朝阳体育馆新开设的发热门诊

不敢回家的医护

为了应对不断攀升的就诊人数,北京市在短时间内,将全市医院发热门诊从94家增加到了303家,全市全部二级以上医院均开设发热门诊或诊室,其中24小时开诊的235家,可接诊发热儿童的100家。

12月14日,朝阳区在朝阳体育馆开设朝阳医院第二发热门诊,为14周岁以上发热患者,提供对症药物的诊疗和开药服务。

开诊次日,深一度记者在这里看到,就诊人数并不多,大家有序地挂号、缴费、问诊、拿药,单向流动,排队不会超过10分钟。场内有两名坐诊医生,可以开出连花清瘟、洛索洛芬钠和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三种药品。

任何医疗上的努力,最后都要靠医护个体的付出来实现。日前,河南省已经取消了从现在起至明年3月底,全省卫生健康系统的节假日,医疗机构分管医疗的院长和医务部门要24小时在岗值守。根据2021年的数据,河南省共有医疗卫生机构74654家,卫生技术人员70.67万人,对应的则是近亿的常住人口。

在收到停休通知后,当地一位医生有些难过,他已经三年没在家过年了。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医护都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颜宁和同事们还签下了责任承诺书,一旦确诊或成为密接,要被倒查活动轨迹,甚至被处罚。颜宁说,自己已经成家立业,还好些,对于年轻人,这样的生活方式确实太枯燥了。

他们的工作节奏一直随着疫情曲线波动,每轮疫情出现,颜宁和同事们总会进入闭环管理。到现在,闭环取消了,她和很多人还是没有回家。不敢回,怕传染给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她甚至有点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每天住在酒店,走不远就到医院上班。只是孩子总会问,妈妈周末回不回来。

三年来,颜宁给自己调节心情的话几乎没变过,职责嘛,干的就是这工作。她给年轻后辈打气的话也基本没变过,多光荣,那么多人想穿防护服进隔离病房,选上你是因为你优秀。

采访中,深一度记者向多位医护人员询问,现在需要怎么样的支持。他们几乎没有人提到个人待遇的问题,只是希望能得到更多政策、物资,以及人力上的帮助。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京青年报【北青深一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网友看法

1、网友淡水沙梨:之前那里发现有疫情为了大家身体好,身体健康就围封,强检,三年了,时间一长个个都嫌麻烦,讨厌,这样不是,那样不是。好了,现在完全解封了,疫情突发高峰,现在的感觉怎么样?以前好还是现在好?

2、网友灵巧生活家nR:撸起袖子加油干,抗疫路上医护人员从不退缩,但人性的冷漠令人心酸,医生累得倒下了,病人家属无情傍观者众,心好痛!医护人员是人,也是父母、子女,谁怜?关心关爱医护人员不能仅仅停留于文字上!!

3、网友秀秀8599569543315:不得不吐槽一下,如果在全面放开之前,放出些信号,让老百姓稍微有点儿准备,合理准备一些药品,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吧。

4、网友分秒必争星辰PG:医护人员一定要保重身体,三年来真的不容易

5、网友琳2539483:医护太不容易了!致敬[赞][比心]

6、网友生命底色是善良:白衣天使,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 我女儿是教师,有同事阳了,班上有一半学生阳了,但她教高二还是要线下教学。

7、网友逝水清尘拒闲聊:谢谢你们,负重前行的医护者们,辛苦了[赞][赞][赞][玫瑰][玫瑰][玫瑰]

8、网友桂华流瓦无声:向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 他们才是最勇敢的人!

9、网友爱种花的歐基薑:为什么不参照山东做法,进医院必须48小时核酸码?既可以保证医生护士们不被感染,又可以保障其他病人得到救治,反正放开前已经预计到会大爆发发烧情况

10、网友李大人观世界:这次北京放开根本就没有准备,没有预案,给一线的医生护士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和压力。

11、网友百合仙子32920171:向战斗在一线的医务人员致敬!跟你们道一声: 辛苦了!

12、网友指环王联盟第一:大医院医护福利待遇好,辛苦点就辛苦点。基层医疗是真的惨[捂脸]

13、网友好学菠萝lS:医护人员真是太不容易了。

14、网友春天的季节05716:医护太不容易了!致敬[赞][比心]

15、网友钱大哥:向奋斗在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致敬!

16、网友轻松达西4H2:这次疫情一线医护人员就像战士,指哪打哪,好不含糊,现面临最后疫情的收尾阶段, 也是最后站在疫情阵地的勇士们,希望,国家给英雄们的待遇也要跟上,阳后的祖国会更好!

17、网友朝来寒雨晚来风哦:我自认为防护的很好,去超市去菜市场都是赶在基本没人的时候,而且带上双层口罩,回家就消毒,前两年我也是这么做的,没问题,所以连退烧药都没准备,谁想这次就不一样了,稀里糊涂的被感染上了,发烧不高,头疼的厉害,根本顶不住,怨自己大意了

18、网友时光5871220736246:青壮年没有必要去医院挤兑医疗,把大夫的时间留给有基础疾病的老人,让他们第一时间能看病。青壮年在家里扛两天就好了。最多吃两片退热药,就是去医院也是给几片退热药。得病没有舒服的。病程到了自然好了。

19、网友自强不息饺子cD:我们这急诊室医生都是阳的

20、网友云淡风轻87367:阳了也得继续干,医生太辛苦了

  医护是服务行业吗

  是的。

  医护人员属于服务行业。医护人员是指参与医疗、护理、健康等服务的专业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兽医、康复治疗师、医学实验室技术人员、护士长、社工、营养师、心理咨询师、护理人员等。医护人员指从事医疗事务的工作人员,主要包含:医疗防疫人员、药剂人员、护理人员、其他技术人员。

本文来源于百度,内容不代表滚锁常识网立场,全站信息免费仅供测试,非商业性质和非盈利。如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