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对华制裁影响美国半导体公司
来源:海外网
资料图 (图/视觉中国)
美国无所不用其极的“胁迫诱拉”又添新证。针对美国、日本、荷兰达成协议意图限制向中国出口制造先进半导体所需设备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月30日回应称,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私利,滥用出口管制,胁迫诱拉一些国家组建遏制中国的小圈子,将科技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这是美国意图进一步遏制中国高科技发展的最新动作。特朗普政府时期,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的情况下,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动用国家力量无端打压和制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高科技企业。拜登政府上台后瞄准科技领域同样动起了“脱钩断链”的歪脑筋,2022年美国政府又是出台《芯片和科学法案》,又是颁布规模空前的对华芯片禁令,同时施压别国和其他地区搞“去中国化”的“芯片四方联盟”,加紧罗织对华“芯片围堵”网络。英国广播公司(BBC)分析说,目前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供应国前三名是美国、日本、荷兰,白宫要阻击中国半导体业发展,势必早晚都会在半导体设备上下手。美日荷达成协议表明,美国布阵拉拢国际盟友,遏止中国半导体的具体对象已从芯片延伸到生产芯片的设备。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大搞“胁迫诱拉”的霸道本色暴露无遗。荷兰总理自去年以来已经表示,荷兰对于美方与其协商的对华销售禁令并不特别感兴趣,同时不愿意影响到荷兰企业的正常运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频频施压,强摁荷兰日本低头。表面上看,经过数十年发展,以半导体为代表的国际高科技产业已经形成了分工明确的国际产业链格局,但若往深处看,这一产业链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建立在美国的霸权之上,这也给了美国将技术政治化、武器化的抓手。以阿斯麦公司为例,尽管这家光刻机生厂商是一家荷兰公司,但是其50%的股权被掌握在美国企业手中,生产所需的大部分关键零部件也来自美国供应商。美国在芯片制造设备、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以及知识产权核(IP)等方面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这使得整个半导体供应链无法绕过美国顺利运转。
美国政府出于一己私利大搞“胁迫诱拉”,不仅损害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显然也是在割盟友的“肉”。BBC的报道援引专家的观点说,日本与荷兰半导体设备商此前出货给中国市场的比重不小,中国是阿斯麦公司的第三大客户,因此美国该如何弥补这些厂商因出口禁令导致的损失,将是此协议能否落实及持久的重点。美国的盟友们不该忘记,美国“口惠而实不至”的记录有多么糟糕,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保护主义已经坑苦了多少盟国企业。
更讽刺的是,在扭曲的地缘政治博弈动机下,美国政府甚至不惜牺牲本国企业的利益。代表美国99%芯片公司的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曾发表报告称,美国不断打压中国的举动可能损害整个美国半导体行业。比如,在美国政府对中国芯片和超级计算机行业实施严格制裁后,美国多家半导体公司几乎在一夜之间损失价值约2400亿美元的股票。波士顿咨询集团也曾估计,如果华盛顿推行硬性技术脱钩,美国芯片公司将失去18%的全球市场份额和37%的收入。
由此可见,美国大搞“胁迫诱拉”,破坏的是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冲击的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以搞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为代价,美国就能遏止中国科技进步吗?满脑子霸权思维的美国政客们有意无意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尽管过去几十年美国一直在采取种种手段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但从来没有阻止过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美国在半导体等行业的步步紧逼,只会倒逼中国企业加快研发步伐,尽快摆脱“卡脖子”的手。阿斯麦公司首席执行官温宁克近日就表示,美国主导的对华出口管制措施最终可能会促使中国在先进的芯片制造机器上成功研发出自己的技术。
企图堵别人的路,最终只会堵死自己的路。美国若始终沉溺于霸权旧梦,坚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做法,继续破坏国际经贸基本秩序和规则,最终只会“画地为牢”。各方也应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从自身长远利益和公平公正市场原则出发,独立自主地作出决定。(海外网评论员)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半导体有毒吗
有的。
半导体一般对人体是有一定害处的,因为半导体属于化学成分,如果长期接触可能会导致机体出现中毒等情况。
半导体是一种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一种材料,主要是由硅、砷等化学材料制成,而这些化学材料都有一定的毒性,如果长期接触没有做好个人防护,可能会通过皮肤呼吸道进入体内,对身体造成伤害。
本文来源于百度,内容不代表滚锁常识网立场,全站信息免费仅供测试,非商业性质和非盈利。如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