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化常识

华为王军停职 余承东独揽大权

华为车BU COO、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已被停职。

谁也想不到,值此多事之秋,华为最先做出改变的,却是来自内部。据坊间消息,华为车BU正在迎来多项人事调整。其中,被认作是余承东最强对手的王军,首当其冲。

如果相关消息属实,那么这次华为汽车的“赛马”,余承东将大获全胜。而华为造车的概率,也因此变得更大了几分。

首先,从华为汽车的主要业务来看,主要可分为三个部分:其一,华为HI模式;其二,类Tier 1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模式;其三,华为智选车模式。

显而易见,王军主管的HI模式,以及汽车零部件业务,进展多有不顺。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本车型,叫好不叫座;阿维塔11,虽然已经正式上市,也尽显颓势。

与之对比,余承东主导的智选车模式,却足够称得上一鸣惊人。即使赛力斯SF5的停产,致使口碑下滑,但问界销量的持续登高,以及后续江淮、奇瑞等车企纷至沓来的合作,都足以证明,这条路的独到之处。

与其说华为是在断臂求生、搞内斗,不如称其为找到了最适合此时华为的生存方式。亦或者说,余承东时代的华为汽车,会是什么样?

危难之际,大一统

越是困难时期,就越要统一思想。此时此刻的华为,正该如此。

据路透社、彭博社等外媒消息,美国拜登政府已经停止批准美国公司向华为出口大多数产品的许可证。Wi-Fi 6、Wi-Fi 7、云计算产品,哪怕是高通的4G芯片,也在黑名单之内。

如此这般,美国的高压之下,华为遭受打击的将不仅仅是手机业务,还包括ICT基础设施、智能终端、云服务等其他各种主营业务。

相对于此,渐入佳境的汽车业务,确实也到了独挑大梁的时候。

根据传闻,关于早期的汽车业务,华为内部的分歧很大。一方是想做新时代的Tier 1,为车企提供硬件,以及全家桶式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另一方则是要造车,长驱直入地攻入汽车市场。

而余承东就是那个想要造车的积极分子,只不过在老爷子任正非的压制下,逐渐平息了躁动的心。据说,当时任老还下了“死命令”,谁敢轻言造车,就要被请去坐冷板凳。

时至今日,如果再回过头去看华为在汽车行业的诸多布局,不禁为之敬服。

当上汽陈虹的“灵魂论”一出,诸多车企对于华为的到来,是婉拒的。而当赛力斯第一个吃螃蟹的车企出现,AITO问界也正式在公众眼中,被打上华为的标签,一切都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事实上,国内真的很少有车企,能够像问界这样,卖出这么贵、又这么多的车。而这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变化,就是来自华为的光环。

毫无疑问,问界的成功,就是余承东的成功。如果华为内部存在赛马机制的话,那么余承东已然大获全胜。所以这个角度来看,余承东进,王军退,并不是一件十分意外的事。

那么不妨再大胆假设一番,在余承东的统一“战斗”思想之下,华为汽车最终将走向何处?

当然是,遇强则强。

机遇与风险并存

从来不怀疑华为的技术能力和颠覆能力。而且业界早有传闻,华为的到来,将会把一切搅得天翻地覆。

不要有什么投降派的想法,现在的问题是,无论华为造不造车,都会被美国特殊对待。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经过两三年的探索,相信华为已经问到了汽车行业的边界。

而此时此刻,正是放弃幻想,准备战斗的时候。

华为造车晚吗?其实,华为一直都在。

自2020年上海车展开始,华为智能驾驶技惊四座,关于华为造车的消息就一直没有停歇。只不过残酷的一点在于,无论是问界,还是极狐,都逐渐沦为了背景板。但区别之处是,问界在甘之如饴,极狐却十分痛苦。

华为的身上带有非常明显的英雄主义色彩,在造车的一系列事情之上,只有华为占据了主导,才能更容易地进行下去。智选车模式,就是更好地处理了这一问题。

所以,对于华为来说,现在最稳妥的造车方法,便是更纵深地延续智选车模式,甚至是将各大车企,陆续变成华为汽车的代工厂。

据了解,2023年华为智选车业务,将再做开拓,奇瑞、江淮、极狐、问界均有新的合作车型即将推出。其中,最新的问界M9,已经确定上市时间,将配备华为最先进技术,包括鸿蒙智能座舱、全家桶式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等。

当然,也同样有理由去相信,余承东的野心不止于此。

去年年初,余承东给问界定下了2022全年销量达到30万辆的目标。即使最终问界2022收官,仅获得了7.5万台的销量成绩,却也能从侧面体现出,余承东的野心。

那么,没有了束缚的余承东,究竟有没有可能重启造车野望呢?

会有的,而且很大。

2023年是不少造车新势力的生死之年,同样也是有能力者的机遇之年。

毫不夸张地说,在华为的眼中,或许只有特斯拉和比亚迪两个对手。自大也好,无畏也罢,即使连一个整车工厂都不曾拥有,华为的底气,依旧十足。

这份底气,不仅仅来自多年ICT技术的积累,更表现在这家公司敢打敢拼的“狼性”,以及数目庞大的花粉群体。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当华为的品牌力、产品力、技术力,三项buff一同加持,哪怕造车之路布满荆棘,相信华为也能很快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而在这场机遇和风险并存的豪赌面前,华为能否就位,拭目以待。

网友看法

1、网友好学太湖人家:余承东吹过的牛基本上都实现了。支持华为。

2、网友聆听雨声139577495:华为迟早会造车的,这句话我放在这里。现在余承东和任正非在唱双簧。

3、网友Andy先森哦:王军确实缺少魄力,尤其这种体量的华为

4、网友智者高山123:华为造车还要内耗的话,搞几条路的话,就是死路一条。美国政府咄咄逼人,加大封锁制裁;国内国有大厂又不支持,特斯拉国外有美国政府补贴在国内下沉打压国内新能源。 华为汽车只有奋力一搏,赤刀见红,才有一线生机。

5、网友恒驰木业:华为收购恒驰汽车,大举进攻汽车行业[碰拳][碰拳][碰拳]

6、网友造Yellow师:华为收购比亚迪,大举进攻汽车行业[碰拳][碰拳][碰拳]

7、网友可乐旺仔:2023年华为智选车业务,将再做开拓,奇瑞、江淮、极狐、问界均有新的合作车型即将推出。其中,最新的问界M9,已经确定上市时间,将配备华为最先进技术,包括鸿蒙智能座舱、全家桶式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等。余承东给问界定下了2022全年销量达到30万辆的目标。即使最终问界2022收官,仅获得了7.5万台的销量成绩,却也能从侧面体现出,余承东的野心。

8、网友叮当当7500:还是一句话,华为如果推不出一辆15万以内的爆款让消费者的认知改变一下,它二三十万的车只能沦为小众品牌,继而破产。

9、网友鹏城阿智:华为必须推出一款低价位的优质性能的主打车型才能真正的算是成功

10、网友Jesse修炼中:ICT跨行做汽车的,目前还没有成功的,华为在汽车行业没有积累。买得起华为手机的人未必会去买华为汽车,也没多少人买的起。

11、网友吃是天下第一大事:华为最初坚决不造手机,但手机业务却享誉全球。华为最初坚决不造车,而智慧汽车却能打出一片新天地!

12、网友偶尔正常1:不看好华为直接下场造车,就像不好看小米一样,华为还是研究做供应商靠谱,如果在电车界能做到博世那样的地位,那比直接下场舒服的多

13、网友kowen5200:很想知道华为的问界汽车是不是都被华为内部员工买走了……

14、网友灵敏清风wq:华为太难了。被美国打压

15、网友电车无敌氢能破界:基本上华为车业务算是挂了,余总主推的问界因为智能驾驶冷落内部王军的方案市场失意,导致这次矛盾公开化,自动驾驶整个部门溃散已成定局。后面只凭车机基本上没有胜算了。

16、网友W孔武有力:华为值得尊敬,一个企业被美国全力封杀,这本身就能说明华为的强大

17、网友1301885:华为造车要把目标盯上两个市场。一个是年轻人(他们追求时尚→车外表时尚、豪华、流畅;车内舒适、各智能设备超前);价格他们能承受。另一个是国际市场(先占领发展中国家、然后进军发达国家)让他们看得中买的起。总之车造的要比宝马、奔驰、奥迪超前质量过硬价格适当就一定会占领国际国内市场前途无限!

18、网友快乐人生0418:余承东正在上位,坐上大老板的位置就在不远。

19、网友太虚蒸人:好,只有余总能带领华为汽车业务发展

20、网友赵铁柱:智选车也就用了个鸿蒙车机,完全没啥特色,智能驾驶方案是hi模式的那几个车才有的,智能驾驶哪可能开发那么快。

  华为属不属于安卓手机

  属于的。

  华为手机属于安卓系统,并且是华为官方定制的EMUI系统。华为手机隶属于华为消费者业务,作为华为三大核心业务之一,华为消费者业务始于2003年底,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中国、俄罗斯、德国、瑞典、印度及美国等地设立了16个研发中心。

本文来源于百度,内容不代表滚锁常识网立场,全站信息免费仅供测试,非商业性质和非盈利。如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