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点常识

怎么理解中国制造 如何理解中国制造

  1、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是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标签之一,因为快速发展的中国和他庞大的工业制造体系,这个标签可以在广泛的商品上找到,从服装到电子产品。中国制造是一个全方位的商品,它不仅包括物质成分,也包括文化成分和人文内涵。中国制造在进行物质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将人文文化和国内的商业文明连带出口到国外。中国制造的商品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

  2、中国制造意味着中国只是一个原材料产地和加工基地。如我国的服装、鞋帽、日用品的产量全球第一,但由于沿用了别人的设计和技术,因此卖不出合适的价格,而意大利时装,往往能卖出同样材质中国时装几倍甚至十倍以上的价格。中国的电子产品,由于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付出最大的辛劳,获取最低的利润,而掌握专利和核心技术的外国企业,却获取了最大的利润。

  3、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比例还很低,一些行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超过50%,迫切需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升级,在世界制造业产业链条上占据研发、售后等高端位置。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批掌握核心技术且具备较强创造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如中国的高铁、核能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制造主要是指什么

  中国制造指的是“Made in China”或“Manufactured in China”,其核心就是原产地标志在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境内生产的产品。其中“Made in China”指原产地在中国,即原料是中国的,整个制造过程也是在中国完成的;而“Manufactured in China”多用于转口贸易和三来一补等加工贸易方式,主要是指多指原材料是由国外提供,只是在中国完成加工装配这一过程。我们现在很多出口的产品其实都是Manufacturedin China,特别是东部沿海一带的出口贸易产品。

  2017年3月,工信部组织修订《“中国制造2025”分省市指南(2017年)》,将于近期印发。该指南旨在把《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任务和各地资源禀赋相结合,避免重复建设,突出所专所长,打造中国制造“新版图”。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会议对重点工作进行了细分,提出“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要求。

  2018年10月24日,中国工会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中国制造”要尽早变为“中国精造”。中国创造,是迫切要求也是全球红利。

本文来源于百度,内容不代表滚锁常识网立场,全站信息免费仅供测试,非商业性质和非盈利。如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