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点常识

西瓜贵了原因竟然是如此 西瓜贵了的原因

  西瓜贵了原因竟然是如此 西瓜贵了的原因是今年西瓜贵的根本原因还是供求关系,产量较往年下降所致。”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秘书长陈磊表示,过去的一年里,西瓜行情不景气,瓜农信心不足,导致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另外价格出现分化,好品种、好品质的西瓜,优质优价,品质一般的,价格上涨的空间和动力都不足”。

  据赵志坤介绍,过去老百姓种一亩地西瓜能赚三千块钱就很不容易了,更多时候是一两千块钱,如果算上人工成本很可能就不赚钱了。

  一位瓜农表示,去年新冠疫情导致西瓜一路滞销,之后随着时令水果的大量上市,西瓜价格遭遇断崖式下跌,价格低至5毛钱/斤,甚至烂到地里也无人问津。

  潘孝海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在内蒙古和宁夏有20余万亩的西瓜种植基地,但考虑到疫情因素,去年以来主动减少种植面积达50%。

  此外,西瓜是喜光喜旱的品种,天气对产量和品质影响也很大。

  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杨路明表示,以河南为例,西瓜主要分为设施西瓜和露地西瓜。其中头茬设施西瓜在4月底5月初上市,但今年3、4月份,持续了近1个月的连阴天气,不利于西瓜光合作用和正常生长,影响了西瓜的坐果和品质。而前不久连续的暴雨,又恰逢露地西瓜上市,一方面容易导致西瓜发生涝害和疫病等病害,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产量和口感。

  多重因素导致今年成为西瓜产量小年,使得价格居高不下,供不应求。北京老宋瓜王总经理唐小杰表示,自家的西瓜今年销量同比增长30%至40%。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西瓜销路都好,依旧有西瓜滞销情况出现。

  在北京一家二级批发市场,个别摊贩售卖的西瓜只要9毛钱一斤,但这些西瓜品相往往不好,个头较大,纹路模糊。有消费者表示,这类西瓜吃起来有涩味,籽特别多,口感不好。

  果多美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近些年真正卖得好的瓜大多是品牌瓜,如麒麟瓜、硒砂瓜。“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愿意为了品质买单。”

  唐小杰也表示,无论是从国内行业发展的阶段特征,还是参照一些发达国家的市场结构,西瓜乃至我国果业的品牌化都可说是大势所趋。

  赵志坤表示,今年的情况肯定会提升农户种瓜的积极性,明年的产量肯定会增加,对于消费者来说,“西瓜自由”或许更容易实现,但对于瓜农来说,竞争或许会更加激烈。“未来西瓜想要跳出低端竞争,就要从打造品牌着手。”

  在陈磊看来,品牌的基础是品质,消费者对于品质以及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倒逼农户调整和改进生产方式,提升品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设施西瓜种植面积占比就已经超过西瓜总体种植面积的一半。

  赵志坤进一步解释道,设施培植的好处有很多,一是能够抢在价格高点提前上市,二是环境可控,有利于品质的一致性。此外,设施西瓜一年能够种两茬,而露地西瓜往往只有一茬,因此转型设施西瓜种植能为瓜农带来更多收益。

  目前,我国水果蔬菜种植现代化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从机械化的角度看,还有不足。

  杨路明指出,相比国内主要粮食作物大多已经实现机械化,而大部分水果蔬菜生产却仍要依靠人工,用工密集和劳力成本较高。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0年小麦、水稻、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5%、85%、90%。但另有报告指出,我国有近1.7亿亩的果园面积,平均机械化程度却不足30%,仅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人工成本占了水果生产成本的一半以上。

  不过目前在水果蔬菜种植领域推广机械化面临多个难题。一是价格不菲,我国农户依旧以个体户为主,高度分散,资金实力不强,而机械动辄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

  据唐小杰介绍,老宋瓜王拥有西瓜行业少见的选果机,效率高出人工很多倍,但价格不菲。“这台机器是公司向农研所订制的,价格接近30万元。”

  二是我国地势复杂,种植模式多样,农机适应性差。“和别的国家相比,我们国家最大的特点是物产丰富、种类繁多,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长季节要求都不同”,杨路明指出。

  中国农业大学吴卫华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实现机械化的重要条件是种植规模化、专业化。如发达国家露地种植面积一般在200亩以上,连栋温室在30亩以上。土地成片后,才能提高机械化耕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一块地或一座温室,只种植一种蔬菜,进行专业化生产,这样农民容易掌握生产技术,作物易于管理,环境也容易控制,可大大降低蔬菜生产成本。

  在杨路明看来,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而随着我国人工成本越来越高,机械化也是未来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果西瓜能实现机械化和轻简化种植,那么产量和价格将会带来可喜的变化。”

本文来源于百度,内容不代表滚锁常识网立场,全站信息免费仅供测试,非商业性质和非盈利。如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