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化常识

四川为什么有大熊猫 四川有大熊猫的原因

  1、四川为什么有大熊猫?大熊猫现生种群分布区域,集中在西秦岭褶皱带和与昆仑褶皱带的交汇地。据考证,这一区域的主要山地形成于古生代石炭纪到中生代白垩纪。由于受海西运动、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等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最为强烈,山地形成的时间和受地质作用的影响不同,导致了自然地理特征上的显著差异。

  2、秦岭山地形成于老第三纪(距今7000万年)。由于受燕山运动影响,发生地壳变动,地面上升,形成山地,山地的南北两侧地面下降,南面形成汉中盆地,北面形成关中平原;在第三纪渐新世至中新世之间(距今2600—700万年)地壳再次活动,地质上称这次地壳活动为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之一,形成波状起伏的山地、丘陵和草原;到第三纪与第四纪之间的地壳运动(距今250万年),被称为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之二,这一次地壳运动以大规模的断裂为特点,受其影响,地壳发生强烈的差异性断块升降,新第三纪造山运动形成的宽谷缓丘状平原被改变,秦岭南北断裂,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青藏高原断裂,青藏高原东缘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

  从大熊猫的系统演化历史来看,中新世之末为大熊猫类的始发期;早更新世的大熊猫小种处于大熊猫类系统发育中的成长阶段,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更新世中晚期,大熊猫巴氏亚种空前繁盛,但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南部季风能够深入的地区。总之,在大熊猫系统演化的历程中,青藏高原的不断隆升及其所导致的高寒环境,成为了大熊猫分布范围拓展的天然屏障。另一方面,更新世冰期时青藏高原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西北寒冷气流向东南部区域的推进,高原隆升在中国中西部所形成的各种复杂地形、地貌等为更新世冰期时大熊猫的持续生存提供了各种可能的避难所。因而在青藏高原东缘山地及秦岭南坡中段成为了现生大熊猫的最后栖息地。3、

本文来源于百度,内容不代表滚锁常识网立场,全站信息免费仅供测试,非商业性质和非盈利。如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