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本次疫情已达峰 春节前进入尾期
12月31日,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从广州市卫健委了解到,在经历一周多的高位平台期后,12月23日以来,全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人数开始从高位回落,单日就诊量从高峰期的五六万人次下降至1.9万人次。
据研判,广州市本次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已经达峰,预计在2023年春节前本次疫情将进入流行尾期。
近期以来,新冠感染救治情况备受关注
门急诊是迎接患者的第一防线
而重症救治则是守护生命的最后防线
2022年的最后一天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兵分数路
实地探访广州地区多家医院的
门急诊、发热门诊和重症救治科
现场直击无分昼夜的医治现场。
14岁少年从重症心肌炎逃生
12月31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儿科普通病房里,14岁少年小乐(化名)安安静静地等着医生来查房,此前刚度过六天危重期的他,并不知道自己是3年前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省医遇到的第一例疑似新冠感染且严重心肌炎的儿科病例。
14岁,反复发热5天,伴腹痛、呕吐4天,且有严重心电图异常!12月24日晚上10点半,省医心儿科主任王树水接到的这通紧急电话,来自儿科急诊心儿科值班医院孙凌,了解到孩子父母近日感染新冠后,临床经验丰富的王树水意识到了危急:病情正是病毒感染后严重心肌炎的临床表现!
一场生命拯救随即展开,小乐被送进儿科重症监护室抢救。
22时20分,小乐复查新冠病毒抗原为阳性,伴随着紧急吸氧、心电血压监护、建立静脉通道,转入新冠阳性重症病房,此时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小乐已经左右心室、心房明显扩大,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左室射血分数只有33%!床边多学科会诊,根据病史体征及检查结果,明确了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衰竭诊断。
幸运的是,经过专家们药物为主的积极治疗与监护,足足6天,小乐终于脱离随时死亡的风险,从重症病房转出,做进一步治疗。
门急诊量在回落 重症救治正临考
小乐的病例,
正好发生在广州地区医院门急诊、
发热门诊患者量回落,
而重症救治需求增长的时间段。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从市内多家医疗机构了解到,最近一周,一些三甲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热门诊量和近期最高峰相比,都出现回落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医院都提出,发热门诊就诊患者中,年龄较大、症状偏重者的比例有所上升,可能原因与老年人群、高风险人群外出活动较少、感染高峰相对滞后的原因有关。
门急诊、发热门诊是发现重症患者的第一道关口,近日多家医院发现,在患者就诊高峰渐渐回落的同时,正面临着另一道难关——重症患者救治,守护生命。
急诊医生蔡佳驹透露,他所在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排班四班倒,这几天每个班都平均要进行10例左右的急诊抢救,日均收治40-50例患者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或各个新冠感染救治小组。
因重症救治病床持续满员,广州地区医院纷纷创新救治机制,为急危重症患者救治 兜底。
刚从医护减员里缓一口气的多家医院,部分医护人员带病在岗,增援医护负责非重症急诊患者的诊治,释放急诊科医生力量负责急诊重症患者的救治。
门急诊直击
多家医院发热门诊量有所回落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发热门诊量从12月15日开始攀升,最高峰时期珠江新城、儿童医院两个院区1700人,24日起已经开始回落,中心儿内科主任李淑华介绍:到了12月28日,两个院区发热门诊单日接诊量800人,也就是最高峰的不到一半。
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发热门诊接诊量经历就诊高峰后逐渐回落,其中番禺院区目前降到每日两三百人次,各科室诊疗有序进行。
南方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市内三甲综合医院等,近日同样观察到类似的就诊量回落情况。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及肝病中心副主任、疑难感染病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彭劼介绍,最高峰期线下发热门诊单日接诊量超过1300例,现在大概每天600多个发热病人就诊,而线上发热门诊量也下来了。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医务科科长、急诊科副主任余涛表示,该院发热门诊高峰已过,但急诊在21日达峰后至今仍在高位运行,急诊每日接诊量逐步攀升至月初的数倍,该院两个院区的急诊科总日接诊量接近600人,急诊收治量目前保持70-80人/天。
(发热患者的量)这几天似乎看到了下降趋势。来自基层的越秀区大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赖国彬医生也表示。
医务人员逐渐返岗
发热患者就诊高峰期间
市内各医疗机构通过科学分流、
改造扩容发热门诊场地、
增派发热门诊出诊医生等方式应对。
但由于不少医务人员也在期间感染,
两个因素叠加,让医疗机构一度面临极大的压力。
12月19日晚上10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天河院区产科副主任医生赵莉娜完成当晚的第3台阳性产妇剖宫产手术,走出手术室的她筋疲力尽,没有力气走回办公室,只得就地坐下,短暂休息补充体力。当天白天,赵莉娜已在门诊看诊一天。彼时,她是该院天河院区产科唯一未感染新冠病毒的医护人员,已连续多日坚守临床一线。
实际上,赵莉娜所面临的工作节奏是当时大多数医护的缩影。不少医疗机构都表示,正逐步渡过最缺人手的时段。
我从这个月7号开始,一个人‘承包’了咨询、挂号、就诊、取药、收费等多个岗位。赖国彬医生说,由于一直未被感染,自己一人多岗坚持了一段时间,直到本周一、一批阳康的同事陆续返岗,情况才有所缓解。
本周起,医务人员病愈返岗率达到70%,经过适当的休息后,大家坚守在岗位上,情况逐步好转。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主管医疗的副院长姚和瑞介绍说。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也表示,随着人员逐步回归岗位,增援急诊的人数也将不断增加。
就诊患者高龄症状偏重比例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受访医院都告诉记者,在近日就诊的发热患者中,明显观察到高龄患者的比例正在上升,且临床症状整体来说也比前期的就诊者偏重。
很多头晕、乏力、胸闷、气喘、气促的,支气管炎、肺炎增加,需要用到激素类药物的比例也上升了。赖国彬说。
市一医院发热门诊目前每天接诊量降到了200人次~300人次之间,年龄在60岁以上者占了30%左右,80岁以上占比11%左右,而且高龄患者的比例有越来越高的趋势。
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主任、急诊科主任唐柚青看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医院急诊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移到医疗救治。他表示,这段时间,急诊就诊者中1/3都是60岁以上老人,80岁以上老人占14%,大部分都合并基础病的急性加重。
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重症约占急诊收治人数的三成到四成。目前急诊收治的病人中,重症约占三成到四成,其中要上呼吸机的危重症病人约占4%-10%。该院医务科科长、急诊科副主任余涛表示,两个院区急诊科接诊的多为感染了新冠病毒且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其中老年人就诊人数是往年的3-5倍。
据分析,经过前期的科普引导,目前许多轻症患者都采取居家自我照护的方式;另一方面,重症和感染高峰相比有滞后,外出活动较少的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的感染高峰或和青壮年相比有所延迟,因此造成早期年轻感染者多、症状较轻,近日老年感染者增加、症状较重的情况。
重症救治直击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逸仙重症医疗突击队迎战
广州新冠疫情高峰期已经到来,且平台期会持续两到三周!12月30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如是说。
该院原有90多个重症监护床位,目前已可扩充到180个重症床位。目前医院重症床位使用已经达到80%。这次增设的重症六区和七区位于南院区博爱楼后座,前天北院区岭南楼16楼也腾空一层楼设置为重症八区,这三个病区总共增设了90张重症监护床位。主管医疗的副院长姚和瑞表示。
一下子ICU床位翻倍,医护人手能跟得上吗?宋尔卫院士介绍,来自医院各科室的100位年龄在45岁以下的医生组成逸仙重症医疗突击队,充实到医院新增设的重症六、七、八区,投入ICU专业培训和急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医院3个综合ICU和7个专科ICU,原有400多人的第一梯队ICU医疗力量,现正招募300人组成第二梯队,成为救治的新鲜力量。
另一方面,该院获得广州市卫健委和兄弟单位的支持,筹集到一批生命支持类、急救类设备,确保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成立26个老年感染者救治小组
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我们要为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兜底’!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田军章告诉记者,医院以各临床科室为单位,成立了26个老年感染者救治小组,全力做好老年重症患者的收治、救治工作。
在省二医,近日明显发现急危重症患者就医需求增大,老年人尤其是80岁以上老人急诊就医时大部分都合并基础病的急性加重。
进行最新部署后,最显著的变化是实行了一科一救治组的创新机制。打通发热门诊、急诊、住院部的收治通道,按照临床预警指标,将急危重症患者分类救治到各临床救治小组,每天早上腾空急诊病房,为后一天收治做好准备,目前各小组已陆续接收急危重症患者。
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进行危重细分,采取一人一策开展精准救治。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主任、主任医师孙瑞琳表示:目前,科室病房60张床位已经全部收满,80%为老年人,我们按照危重症、重症、次重症分类救治,同时积极防治感染、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多家医院反馈收治资源充足
记者在现场探访中发现
广州地区多家医院反馈:
面对急重症救治高峰
通过扩容增配等措施
将可提供较为充足的收治资源。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增城院区被指定为新冠患儿的市级定点收治医院,据悉,该院增城院区的体量是原来3个院区总合的两倍,应对的医疗资源充足。目前开设了7个病区、收治300多个患儿,部分较重的患儿多数为有基础病的孩子。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设置新冠感染儿童病房。对院内儿童ICU资源进行整合,成立院内儿童重症救治专家组;针对孕产妇合并新冠病毒感染增多的情况,省妇幼专门开辟隔离病区50张床位收治合并新冠病毒感染孕妇,并抽调全院妇产科医生支援,保证救治力量。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目前重症治疗资源高位运转,综合ICU床位数由31张增为81张,正持续改造肾外科、呼吸科床位。此外,扩通发热门诊收入院渠道,危重症患者可转入专科重症床位或急诊重症床位收治。医院组建危重患者统筹收治群,成立多学科抢救专家组,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医疗资源倾斜。
扶着,背着,抬着,跨过这道坎!
记者采访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孙瑞琳,以下是访谈实录。
问:现在重症收治情况如何?答:
我们科共60床,从12月10日至今处于满员状态,超过50名医护绝大部分阳康回来了,每班医护都是脚不粘地,忙到飞起,正开足马力救治重症患者。
问:患者是怎么样的重症病情?答:
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重症肺炎,肺影像学表现较为明显,比如双肺斑片甚至病灶范围较广的人们所谓白肺,根据新冠病毒核酸检测Ct值归类为病毒感染重症肺炎;一类是基础病加重合并重症肺炎;还有一类是病毒性肺炎症状不重,细菌感染严重,出现低氧、呼吸困难等状态。
问:对重症患者如何实施救治?答:
无论是哪一类患者,按照危重症、重症、次重症分类救治。在我们科,最多的救治措施是插管上呼吸机,先保住命再保恢复,积极对症处理各种症状,次重症则无创呼吸支持的同时关注治疗基础疾病。
总的来说,在这波感染中,患者因为免疫力低、基础疾病尤其是心肺等重要脏器的储备功能差,成为一道坎,而守着最后一道防线的我们,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扶着他、背着他、抬着他,跨过这道坎。
问:对于预防老人发生重症,您有什么建议?答:
首先,建议老人、老人的子女,要格外重视个人防护,能不感染尽量不要感染;其次,当前非常注意老人的身体状态,积极处理咳嗽、咳嗽、退热等。
特别要注意的是,很多老人营养状况比较差,不想吃东西,机体免疫力差,而且心、肺、肝、肾等功能储备不好,当打击来临时,别人能抗得住,他却成为历劫,建议平时就要注意坚持治疗、稳定基础疾病,保证营养,储备机体抗打击力。
还要提醒的是,目前各大医院都开设了互联网医院,线上就可实现实时视频问诊,这么好的医疗资源,对于轻症、普通型患者获得及时诊疗,专业指导,避免耽误病情,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的。
网友看法
1、网友用户我是龙女:广州高峰期已过,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回到三年前[大笑]
2、网友妙俞:专家眼里进Icu叫有症状,上呼吸机才是重症❗️
3、网友蝴蝶兰姐123:分享精彩!致敬白医战士!
4、网友雪銘:保护好医务工作者。加快厚实重症患者的软硬件救治配置。面对人口基数及老年化社会,做好下一次锋值攻击的准备。致敬白衣天使们![祈祷][赞][玫瑰]
5、网友好学的小可爱:我们村己经完全中招了,大家可以放心回家过年拉。[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鼓掌]
6、网友格格我的世界:下波是什么时候
7、网友尚道修德:60%已康复,广州、北京、重庆应该是最早的。
8、网友勇敢喜鹊:不懂就要问,全中国都同一时间感染了,都前后一两周转阴,那病毒哪里去了?怎样才能发生二次感染?
9、网友寂静智者:救死扶伤好医生!这波疫情,我们的医生真是挺在第一线的,医生们,你们辛苦了!
10、网友饼干锅:可以相信吗?能信么??不知道
11、网友拾忆堂主人:广州负重前行,默默地淌过新冠疫情重灾区,为中国人民打先锋,背负着明枪暗箭、鼓励与诽谤,一往无前。
12、网友顶巨块:专家都说过了就是一场感冒,你们偏不信非要去医院凑个数
13、网友一粤一号:过年走动会感染第二次,奥密流行株有9种,就是感染了一种康复了有抗体,那对其它八种是没有的,身边已经有朋友二次感染了,二次感染的大概率原因是感染不同亚种的毒株
14、网友骑手之人:最开心的是小乐无事了,脱离了危险期,感恩广大医务工作者,你们辛苦了!
15、网友心港湾666:大多数人都回乡了,等着吧,春节后又来一波,而且国门放开了,还不知道到时候成什么样呢,医护人员辛苦了! 感谢你们一直的舍身守护,祝平安[祈祷][祈祷][玫瑰][玫瑰][福][福]
16、网友不够妖:但愿疫情早日过去,2023太太平平!
17、网友Starrynight79:珠江医院是全广州市12月急诊量第一的[灵光一闪][赞]
18、网友冰娇花:希望新的一年广州迎来曙光,人人健康,平安。[祈祷][祈祷][祈祷]
19、网友南佳2007:估计90%人已经感染过了。
20、网友视野和见解:医生太辛苦了,感恩医生们
本文来源于百度,内容不代表滚锁常识网立场,全站信息免费仅供测试,非商业性质和非盈利。如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