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化常识

近十年我国劳动人口减少超过6000万

中国人口总量在2022年出现负增长数据,这意味着中国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了吗?人口变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有哪些?新世纪以来,中国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又有何变化趋势?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根据2022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制度和调查数据推算,2022年我国人口总量略有下降,较2021年减少85万人。

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7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比2021年减少10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比2021年增加27万人。

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

第一财经梳理国家统计局历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现,劳动年龄人口在2011年前后已经达到峰值,为9.4亿人。十多年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超过6000万。

中国还有哪些人口红利的潜力,人才红利又如何释放?

人口总量已达峰值

在分析2022年人口总量略有下降的原因时,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称:一是因为育龄妇女持续减少;二是因为生育水平继续下降。受生育观念变化、婚育推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2022年生育水平继续下降。

关于2022年人口减少85万人,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看来,现在就说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还有点早,准确地说,我国现在处于人口零增长的阶段,零增长在人口学的另一个含义是人口总量已达峰值,即中国人口现在达到了最高值14.1亿~14.2亿。不过,我国人口负增长的大势已定。

原新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未来几年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还可能此消彼长地缠绕一段时间。疫情之后可能会有一个生育的 ‘反弹’。从国际经验看,人口零增长到负增长一般有3~5年的过渡时间。

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该如何看待?2021年5月,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时,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时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要辩证看待这个问题。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将长期存在,人口与资源环境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同时,人口增长放缓,需要采取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实际上,针对我国生育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等新的人口发展形势,十多年来,中国不断调整优化生育政策,于2013年和2016年分别实施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生育政策。

宁吉喆在上述发布会答记者问时介绍,单独二孩全面两孩等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促进了出生人口出现回升,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

为进一步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2021年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当前,各地也正在不断出台政策鼓励生育。

原新认为,在现有的政策和清楚年轻人生育需求的基础之上,应该进一步完善补充相应生育激励的政策和措施。一代人和一代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生育激励的政策也不能停步,也要动态调整。

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最新数据显示,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与2021年相比,2022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666万人。从近十年(2011~2022年)数据看,劳动年龄人口在2011年达到了峰值(9.4亿),之后开始负增长;十多年来,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6000多万。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曾在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公布之后,邀请中国人口问题专家蔡昉作了题为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和应对策略的演讲。

根据世界银行对人口红利的四组划分——前人口红利组、早期人口红利组、晚期人口红利组、后人口红利组,蔡昉称,总体上来看,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是早期人口红利组和晚期人口红利组,即有人口红利就能保证经济增长保持较高的速度。现在一般把中国划分在晚期人口红利阶段。

蔡昉认为,我们的人口红利可能还有一些潜力,虽然劳动年龄人口是负增长,但是我们还有大量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劳动力。现在我们农业劳动力的占比大概是25%,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平均比重只有3%,对中国来说,一个百分点就是800多万劳动力。

因此,在他看来,这也是为什么要关注人口问题的重要因素。现在的问题是,有没有什么因素会干扰我们达到自己的增长潜力。

无论如何,过去那种大规模的劳动年龄人口很充足的可能性是没有了。蔡昉称,因此,我们必须解决经济增长本身的问题。应对经济增速放缓的挑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提高生产率。他建议,从供需两侧寻找政策着力点。

对于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现象,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中国统计学会常务副会长曾玉平曾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时称,应当全面客观地来看待:一是尽管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但中国劳动力资源的绝对量依然较大。总体上看,我国就业压力依然不小;二是虽然劳动年龄人口逐步减少,但随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将日益提高。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解决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将成为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三是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红利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

王萍萍分析称,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程度持续提升,人才红利逐步显现。

2022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3年,比2021年提高0.11年,比2020年提高0.18年;与2010年的9.67年相比,提高了0.26年。

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人口红利继续存在。劳动年龄人口逐年缓慢减少,经济结构和科技发展需要调整适应;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红利新的优势将逐步显现。同时,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需要加快。宁吉喆在上述发布会答记者问时说。 制图/蒋皓明

网友看法

1、网友泰山财经: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红利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

2、网友秦观鹊桥仙:人口红利……

3、网友正能量善良精灵:文中说人口红利指的是谁的红利?具体是哪些人的红利?不懂[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4、网友呦呦奶奶nineteen:看到这篇文章,让我想到当初为了给年轻人提供就业岗位,有些地方45岁就让提前退休,给发部分生活费,身体好的选择了到社会打零工,虽然低但是加上补贴的生活费也超过了在职工资,现在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领取退休金了,年轻人又说退休金都是他们缴纳的社保金,六零后究竟该怎么办?

5、网友坦荡的梦想家MV:人口红利是资本的人口红利,最底层人民干着最辛苦,最累的活,拿着最低的工资,发展靠科技。

6、网友乘风破浪的白云D:现在是两个人结婚生一个孩子,人口肯定会减少啊!有的还不结婚,不生小孩

7、网友殇----孤零落:国家享受人口红利请问带来了哪些福利

8、网友侠骨留香哥:人口红利是贬义词

9、网友Avocado丶:人才红利? 笑了

10、网友rensheng7:现在一大堆人失业,人口负增长是好事。再负增长30年,中国就业人口还很多

11、网友城府视界:人口红利过了盛世也就过了,还捏出个人才红利

12、网友奎木狼:以前以为人口红利是褒义词,工作十年了才意识到人口红利就是吃人血馒头

13、网友超人爸爸MAX:人口红利是人血馒头

14、网友好运连连到好心情常在:这个红利是谁的红利?

15、网友温馨惠达:现在是两个人结婚生1个孩子,不生小孩,人口肯定会减少啊!有的还不结婚

16、网友德才兼备开心去生活:高房价是最好的计划生育

17、网友天石地利人和: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7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比2021年减少106万人;死亡人口1041万人,比2021年增加27万人。 死亡的比出生的多,多出了85万[恐惧],国家赶紧出台生育抚养教育等措施,要不然,等几年这样下去差别会更大,就没有足够的可用劳动力了

18、网友与你同行26060526:等60,70后老了,就缺劳动力了。

19、网友夜魔春:以前预计到2045年人口达到顶峰,恭喜啊,提前20多年就实现了,而且还加速老龄化了,真是可喜可贺[抠鼻]

20、网友馨语礼尚:人口红利是什么?是农民工长期在外从事重体力劳动,没有节假日,没有亲人团聚,工资拖欠,返乡大军,过着非人的生活,而白领996,拥挤不堪的地铁。 人口红利背后是人的生存挣扎。 现在人口少了,00后不再像父一代那样活着了。他们过着生活。 挺好的。

  劳动人口有年龄限制吗

  有的。

  年满16岁的未成年人即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关系。劳动者必须是有劳动能力、年满16周岁的劳动者;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还必须是年满18周岁的劳动者。劳动者最低的年龄是不得低于十六岁,对年龄的上限没有具体规定,但是国家的退休规定是;男性;干部六十岁,工人五十五岁,女性.干部五十五岁,工人五十岁。

本文来源于百度,内容不代表滚锁常识网立场,全站信息免费仅供测试,非商业性质和非盈利。如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