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化常识

饮酒后死亡 家属向同桌8人索赔80万

据山东高法消息

三五好友小聚

难免会饮酒助兴

倘若共同饮酒后

有人不幸饮酒过量身亡

同饮者是否需要担责?

案情回顾

2022年1月27日,张某联系甲、乙、丙等9人晚上在饭店聚餐吃饭。

当晚,张某自带了三瓶白酒,还向饭店购买了一箱啤酒。吃饭过程中,有两人先行离开。甲与乙在出现醉态的情况下互相敬酒、劝酒,一直喝到晚上十点左右。饭局结束后,乙被送往卫生院。甲由其弟弟丙送回家中,之后丙发现甲情况不对,立即送往医院抢救。甲于2022年1月29日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为急性酒精中毒、呼吸心跳骤停、急性呼吸循环衰竭、急性肺水肿、吸入性肺炎。

甲的父母、两名子女作为原告,将当晚饭局上的8名同桌人起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各项损失80余万元。

法院审理

赣州市章贡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在饭局中共同饮酒本无可厚非,但参与者应当不过量饮酒、敬酒、劝酒,相互间亦负有规劝、提醒、照顾的义务。

甲作为一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具备自我保护意识,其应当知道自身的身体状况以及饮酒会带来的风险,但其放任这种风险的存在,在饭局上大量饮酒,对其死亡具有较大的过错。

被告张某作为此次饭局的组织者,对聚餐人员具有一定安全注意义务,较之其他饮酒人在发现甲出现醉酒状态后更加应当及时进行劝阻,在饭局结束后应更加关注甲醉酒后的反常表现。

被告乙作为共饮者,在甲已经出现醉酒的状态下,仍与其相互进行敬酒、劝酒,对甲的过量饮酒起到促进作用,较之其他饮酒人应承担更多的赔偿责任。

被告丙酒桌上虽未饮酒,但在护送过程中明知甲已情况不对,却没有及时将其及时送往医院,应当承担责任。

先行离开的两人此前并不认识甲,虽然参与了饭局,但未饮酒,且中途先行离开饭局时,甲亦未出现异常情况,故不承担赔偿责任。

另外四人在甲、乙拼酒时,未尽到规劝、提醒和照顾的义务,导致被告乙醉酒后打点滴,甲死亡的结果,应当承担甲饮酒后酒精中毒死亡的赔偿责任。

综上,一审法院综合考虑各方当事人的过错后,酌定由甲自身承担74%的责任,被告张某承担10%的责任,被告乙承担8%的责任,被告丙承担2%的责任,其他四人各承担1.5%的责任。原告方放弃对丙追责,法院遂判决被告乙赔偿原告91683.58元,被告张某赔偿原告114604.47元;其他四人分别赔偿原告17190.67元。

后被告张某不服提出上诉,经二审法院主持调解,最终与甲亲属自愿达成了调解协议。

同桌饮酒者在什么情况下

需承担法律责任

在参加宴请中,如果饮酒出事,有4种行为同桌饮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

1、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

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

3、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4、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条】被侵权人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为组织,该组织分立、合并的,承继权利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被侵权人死亡的,支付被侵权人医疗费、丧葬费等合理费用的人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费用,但是侵权人已经支付该费用的除外。

法官提醒

每个饮酒者

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在饮酒过程中

不要强行劝酒、酗酒、斗酒

并在合理限度范围内

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网友看法

1、网友菁菁273833:造酒的人难道就没有责任了吗

2、网友老张283636326:请问法官大人:饮酒时,遇因“酒”而导致伤亡事故,同桌举杯者,为“担责”者。 再言:如遇桌上有一盘鱼,被鱼刺卡住死者,劝吃者有何论处?同为制命之物,鱼剌伤人>酒,因果关糸在客观現实中,你、他,怎么主观认为? 又如:华山隨道旅游时,旅客的伤亡,只需一纸权解可为终结?同为同期旅游者可为担责者? 缩小范围论之,同为同桌饮酒、同为同期涉险旅行者,从法的认同上,是视为彼此,不应与广意与狭意之别。 老朽一直认为:同桌饮酒者,各应为己担责,而不能牵就他人。只要举有法律认可的年龄界限,都应具有担责的义务,不可肢解担责的主体。 一一老朽浅谈

3、网友吕素琴PA:喝酒有机会提高身价赔偿,多喝点吧[笑哭][笑哭][笑哭]

4、网友自在糯米V:造酒的,卖酒的,饭店老板和服务员,还有医院起医生多要承担责任,还有死者的父母为什么造这个不听话的儿子也要承担责任的。

5、网友狮吼的草原:喝酒并非高度危险作业,因而并不实行无过错原则,而朋友聚餐喝酒,除非拉着你的耳朵强灌,或者明明看到你醉的人事不省却不管不顾,又或者出酒的是害死人的假酒劣酒,你说怎么能令人信服地界定责任过错?因为,一般情况下。醉死大多是意外事件,在旁人无明显过错的情况下,对危害结果应当饮者自负,而不能参照交通事故处理,强势的一方哪怕没有过错,也要认定次要责任,对被损害的一方赔偿。因为驾车行驶属于高度危险作业,法律上实行无过错原则,但喝酒不是高度危险作业,只能实行有过错原则。这个道理如果不在司法适用中明确,会造成百姓认知混乱,从而激化社会矛盾。所以评论中很多人都质疑不公,质问喝酒的人无过错也要承担责任,那么造酒的卖酒的包括提供喝酒场地和酒杯的为什么就可以免责?喝酒的朋友赔钱,不应基于法律认定的责任,而应当是出于人道救助所为,性质为补偿而非赔偿,补、赔一字之差,性质完全不同。考虑到毕竟造成人身伤亡,补偿也可通过法律强制规定,但金额只能限制在抢救费医药费陪护费丧葬费等必要且合理支出的范畴,窃以为这样才是最合理的。

6、网友正大光明橘子H6:其他4人与甲乙都不认识,只认识张某,未劝酒,为什么要担1.5%的责任,侵权?过错?晕![发怒]

7、网友用户9046992770706何:莫名其妙的判决

8、网友吴叔聊职场:如今我在每次参加聚餐之前都郑重地嘱咐家人,万一我饮酒出现意外,绝对

  酒是发物吗

  是的。

  根据中医理论,酒是发物,胃肠道敏感人群和对酒精过敏的人群应禁止饮酒。

  发物通常指的是一类发毒助火、助邪的食物,这类食物较容易诱发疾病,在中医概念中,海鲜类、菌类、禽畜类、酒类饮食都属于发物。并且部分人群存在酒精代谢障碍的问题,对酒精过敏,因此患有胃肠道相关疾病、胃肠道敏感人群以及对酒精过敏人群应禁止饮酒,以免加重胃肠道症状,引发过敏反应,影响生活和工作,不利于健康。若因饮酒后出现过敏反应如皮肤红疹、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饮酒,并遵医嘱服用抗过敏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氯雷他定片、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本文来源于百度,内容不代表滚锁常识网立场,全站信息免费仅供测试,非商业性质和非盈利。如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