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文学常识

河南人能接受不生孩子吗 河南人能不能接受不生孩子

  不能的,河南人不能接受不生孩子的。

  不生孩子不买房不消费,河南人民终于绷不住了,真相是很多人悟了自己经历过的内卷人生,不想下一代再走一遍,中国人口最多的省,60年来首次人口逆转,全省出生人口73.3万,死亡人口74.1万,自然减少了8000人,这确实很离谱,因为河南一直是全国最感深的省份,这一点河南的朋友应该深有体会。

  上世纪80年代,河南出生人口连续四年超过200万,全国最多,后来计划生育收紧,河南的出生人口也长期维持在100万以上,现在二胎三胎都放开了,人口大省为国生娃的动力却衰竭了,说实话2022年人口负增长不新鲜,但河南也负增长,最能生的河南人竟然也生不动了,这本身就是一个信号,至于原因,一方面是育龄妇女人数本身就少了很多,今天的育龄妇女对应的是20多年前的新生婴儿,只能说历史总在特殊时刻重逢,过去种下什么自然就结出什么。

  另一方面则直接对应了今天的河南年轻人,极低的生育意愿,人类总在适宜的生存条件下繁衍生息,河南年轻人面对的极致内卷,第一名应该是教育,河南没有一所985高校,只有一所211高校,却有着全国最庞大的高考人数,算上复读生超过120万,这里已经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杆,河南考生的九八五录取率二幺幺,录取率和一本录取率,分别是百分之零点八四,百分之二点六和百分之十一,都是全国反向第一。

  对河南人来说,知识改变命运的理论很难直接套用,所以很多人选择了外出打工,南下谋生,七普数据显示,河南户籍人口在外省的总量达1610万人,大部分去了长三角,珠三角,少部分又给自己加难度,去了北京,注意这些河南外流人口基本上以年轻人为主,随着各地取消落户限制,这些人大部分已经在沿海地区定居,结婚生子,原来人口外流最严重的省份其实不是东三省,恰恰是人口大省河南,按理说中原大地上生长的人们乡土情怀最为浓厚,但魔幻的是,外流的荷南人,想要回乡就业,生活难度反而比在外省更高。

  省会郑州曾经有个传说,是房价中部第二,工资全国倒数第四,直到去年郑州的房价没降多少,烂尾楼的数量增长到全国第一,这真的很离谱,今年更离谱,都说楼市在复苏,可能不包括郑州,二月的首批集中工地有11宗住宅用地,其中一宗流拍,剩余十宗全部底价成交,大部分由城投平台公司托底成交,有中介感慨,现在的购房者都被吓怕了,去年还会问能不能交房,会不会烂尾,今年你跟他推销的越多,他反而更担心房子。

  还有一个数据很费解是,河南2021年登记离婚15.2万,对全国第一,看似很好理解,但问题是常住人口更多的广东省,离婚人数只排在全国第四,什么原因呢,实际上很多社会民生问题,往往可以追溯到底层的产业结构上,河南是全国闻名的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粮食总产量全国第二,农业总产值全国第一,是仅有的五个粮食净调出省份之一,但农业的问题是天花板太低了,难以跟工业及高端服务业相提并论,对应到庞大的农业人口,就是人均收入提不上去。

  其实单论工业规模,河南并不算低,2020年工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全国第五,但这些产值除了以富士康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外,绝大多数都是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他们对居民收入的带动能力,说实话也不强,而今天的富士康成为河南工业化进出口和产业转型的扛把子,一家独大也不知道是喜是忧,的确全国一半的苹果手机生产在河南,但代价是几十万河南年轻人,拥挤在郑州的厂区里,24小时两班倒不停歇,富士康对河南人不怎么样,但河南ren已经不怎么离得开富士康了。

本文来源于百度,内容不代表滚锁常识网立场,全站信息免费仅供测试,非商业性质和非盈利。如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