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点常识

年轻人被骗类型最多的诈骗 年轻人被骗类型最多的诈骗是什么

  年轻人被骗类型最多的诈骗:

  1

  刷单返利类诈骗

  刷单返利类诈骗由于返利周期短、引流成功率高,已成为当前变种最多、变化最快的诈骗类型。

  犯罪手法:抛出诱饵引流,小额返利骗取信任,诱导下载刷单APP,诱骗对方垫资充值,切断联系完成诈骗。

  今年7月,麻城市居民小程在家休养期间参与网络刷单,被诈骗4万余元,当地警方快速行动帮其挽回损失3万多元,为他保住了手术费。

  湖北警方提醒:刷单行为本身违法,一切需要先充值或垫付资金的刷单行为都是诈骗。

  2

  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

  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受害者,多为拥有一定收入和资产,且热衷于投资、理财、炒股的人群。

  犯罪手法:通过社交软件、婚恋交友平台以及发布投资信息搜寻并锁定目标,诱导对方在虚假网站或APP上投资,前期小额投资获利后,一旦受害人加大投资,立马拿钱消失。

  今年6月,通城县居民汤女士陷入期货投资骗局,先后“投资”24万元,发现被骗后立即报警,警方快速行动帮其换回损失10万余元。

  湖北警方提醒:遇到对方推荐理财产品、股票、虚拟币等,说稳赚不赔的,直接拉黑。

  3

  冒充电商物流类诈骗

  冒充电商物流类诈骗受害者通常为网购用户。

  犯罪手法:一是诈骗分子打着电商平台或快递公司客服的名号,谎称受害人网购商品出现问题,以退款、理赔等为由,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等信息,对受害人实施诈骗。二是声称误将受害人升级为VIP会员、授权为代理、办理商品分期业务等,以不取消业务将产生额外扣费为由,诱导受害人支付手续费。

  2022年11月,神农架林区居民尹某遭遇冒充电商物流类诈骗,先后9次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转账共计242万余元。

  湖北警方提醒:凡接到自称电商、物流客服电话,一定到官方平台核实相关信息。

  4

  虚假征信类诈骗

  虚假征信类诈骗犯罪手法:诈骗分子冒充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工作人员等身份博取信任,用专业术语如“影响个人征信”“注销贷款”“消除贷款记录”等施压,诱导受害人转账汇款或贷款后转账至自己提供的银行账户。

  今年6月23日,荆门市居民袁先生接到自称某互联网金融平台客服的来电,称其在浏览网页时不小心申请了平台的网贷项目,不关闭将影响征信。袁先生按照对方指示,先后向指定账户转账3.5万元。

  湖北警方提醒:凡是自称互联网金融平台、金融机构客服或内部人员,可以帮助注销网贷记录和不良征信的都是诈骗,个人征信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统一管理,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个人都无权删除和修改。

  5

  贷款和代办信用卡类诈骗

  贷款和代办信用卡类诈骗犯罪手法:诈骗分子通过网页、微信群、QQ群等渠道发布可以提升信用卡额度、信用卡套现、办理大额信用卡或办理大额低息贷款等信息,以此为诱饵,通过收取受害人中介费、预付利息、保证金等方式实施诈骗。

  今年7月初,红安县居民周某某因生产经营困难急需资金周转,在网上下载了一款可“快速贷款”的APP,经后台“工作人员”指导,被骗35万余元。

  湖北警方提醒:一定要理性贷款、办理信用卡;不要轻信所谓的“信用卡代办机构或人员”;不要告诉他人动态验证码、银行卡卡号、卡背面签名栏末三位校验码等关键银行卡信息。

  开学季临近,广大学子及家长务必要警惕诈骗分子冒充老师、同学进行缴费诈骗、借款诈骗和报名培训班诈骗,以及通过游戏交易进行诈骗。

  无孔不入的电信网络诈骗,需防患于未然。要努力克制赌徒心理,始终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做到“无论骗术怎么变,以不转账应万变”。

本文来源于百度,内容不代表滚锁常识网立场,全站信息免费仅供测试,非商业性质和非盈利。如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