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热点常识

清明时节话清明

万物生长,气清景明,又是一年清明时。一大早,山西省介休市民杜国华一家四口出发去扫墓,他们带着一种形似燕子的白面馍馍。这是清明节前两天蒸制的,除了作祭品、自家吃,杜国华还用柳条将飞燕馍串起来,挂在门楣上,“这叫‘子推燕’”。

“‘子推燕’是我们过清明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柳与‘留’谐音,燕在我们方言中读作‘念’,用来缅怀春秋时期晋国贤人介子推。”杜国华说,当地常将清明节和前一两天的寒食节一起过。“介休寒食清明习俗”在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相传介子推追随晋文公流亡十九年,在晋文公继位后不求功名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烧山逼其出仕,怎奈介子推坚执不出,葬身火海。为悼念介子推,人们在他的忌日禁火寒食,后相沿成俗,形成“寒食节”。如今,对介子推的怀念之情依然在山西代代相传。

“介子推的故事流传了两千余年,缅怀他的习俗带有深深的文化韵味和家国情怀,为寒食节增添了厚重的人文底蕴。”民俗学专家、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组长曹保明说。

也有民俗专家认为,寒食节源于古人的改火习俗。古人取火不易,寒食之际将旧火种熄灭,清明之日再换取新火,寓意万象更新。改火期间,人们只能吃寒食,故得名“寒食节”。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时间上与寒食节、上巳节相近。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有水边宴饮、郊外游春等习俗。有民俗专家说,清明从寒食节继承了祭扫的内涵,又从上巳节中接收了游春的内容,才逐渐演变成为今天的清明节。

“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日出万家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唐宋时期,诗人、词人常将两者并提。寒食节扫墓的习俗在唐代得到官方认可,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相连,节俗慢慢融合。

随着时间推移,禁火习俗日渐消失,清明节地位逐步上升。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清明节返本追宗、慎终追远的内涵愈加深入人心。

“清明节是自然与人文结合的一个复合型节日,思念是这个节日产生的最重要原因。”曹保明说,清明时节大自然吐故纳新,人们自然会想到逝去与新生、缅怀与传承,这是对生命的感悟和感恩。

记者:王学涛

编辑:贾真、刘梓桐

受访者供图

网友看法

1、网友幽默的福建渔夫: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扫墓祭祖山路行, 天地同悲泪飞扬。[祈祷][祈祷]

2、网友甘肃银行行稳致远:日暖风和野径轻,杏花飞雪气清明。 禾翻翠浪逐裙舞,榆挂新钱满目呈。 暗折幽蹊香扑面,闲听林涧鸟喧晴。 莫愁物候频迁换,且享春深万木荣。

3、网友来一杯红茶85:清明节是自然与人文结合的一个复合型节日,思念是这个节日产生的最重要原因[加油][加油][加油]

4、网友远见卓识鲸鱼Y:清明追思,英雄不朽,家国永念。 家国永念!他们,从未远去!

5、网友洛邑之子:清明节是自然与人文结合的一个复合型节日,思念是这个节日产生的最重要原因[加油][加油][加油]

6、网友一亩一分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纸钱飘舞空中旋,故人已逝梦魂牵。

7、网友博学轮船krx:万物生长,气清景明,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追思,英雄不朽,家国永念。 #当坏人把好人逼上绝路时,你会怎么选择# #你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是怎么熬过来的# #如果时光倒流,你会做些什么#

8、网友天地玄门:缅怀与传承,对生命的感悟和感恩。

9、网友杨毅71932581:清明时节大自然吐故纳新,人们自然会想到逝去与新生、缅怀与传承,这是对生命的感悟和感恩。

10、网友聪慧船帆haM:清明节是祭奠先人,缅怀革命先烈的日子。

11、网友怡人自乐1:清明节也是我们祭奠英烈的日子,缅怀先烈,崇尚英雄!

12、网友祝福洛阳:万物生长,气清景明,又是一年清明时。

13、网友正直盖布里埃尔0U0:@马未都

14、网友喜鹊3D:[祈祷]

15、网友喜迎缘遇饸饹馆:[鼓掌][比心]

16、网友洛邑之子:清明节是自然与人文结合的一个复合型节日,思念是这个节日产生的最重要原因。

本文来源于百度,内容不代表滚锁常识网立场,全站信息免费仅供测试,非商业性质和非盈利。如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