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常识

走1万步大概有多少米 年轻人每天走2万步好吗

  走1万步大概有多少米?是一万步大约是5-7公里的。关于走1万步大概有多少米以及走1万步大概有多少米长,走1万步大概有多少米呢,走一万步大概有多少米,1万步走多远,走路一万步是多少米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走1万步大概有多少米

年轻人每天走2万步好吗

  好的,年轻人每天走2万步好的。

  每天走2万步甚至更多可能会给身体增加负担,对身体不好。研究表明,每天走6000到7500步才能达到健身的最佳效果。

走1万步大概有多少米

  是一万步大约是5-7公里的。

  步行是人类基本的活动方式之一,似乎整个人体结构就是为步行设计的,步行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好的运动。

  许多临床实践证明,在中老年人中流行的"三五七步行法",即每天走1或2次,每次走30分钟以上的路程;每周步行5次,运动量即运动后的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70次-年龄数,能使糖尿病的发病率下降50%。

步行锻炼的好处

  1. 步行能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脏强而有力。

  2. 步行能增强血管弹性,减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

  3. 步行能增强肌肉力量,强健腿足、筋骨,并能使关节灵活,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4. 步行可以增强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进胃肠有规律的蠕动,增加食欲,对于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

  5. 在户外新鲜空气中步行,大脑思维活动变得清晰、灵活,可有效消除脑力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据有关专家测试,每周步行三次,每次一小时,连续坚持4个月者与不喜欢运动的人相比,前者反映敏锐,视觉与记忆力均占优势。

  6. 步行是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健身方式,可以缓解神经肌肉紧张。

  据专家测定,当烦躁、焦虑的情绪涌向心头时,以轻快的步伐散步15分钟左右,即可缓解紧张,稳定情绪。

  7. 定时坚持步行,会消除心脏缺血性症状或降低血压。

  使人体消除疲劳,精神愉快,缓解心慌心悸。

   8. 步行可减少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聚积,也能减少血糖转化成甘油三脂的机会。

  9. 步行能减少人体腹部脂肪的积聚,保持人体的形体美。

  10. 步行能减少血凝块的形成,减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

  11. 步行能减少激素的产生,过多的肾上腺素的产生,过多的肾上腺素会引起动脉血管疾病。

  12 . 步行可以保护环境,消除废气污染,对强健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延年益寿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个成年人,正常步伐走路,走10000步,大约有多少米?

   我发现我回答这个问题十分合适。

  我一直使用咕咚app来记步,来跑步。

   首先, 我们要明白左脚走一步,右脚走一步,对于各种类型的计步器来说是走了一步 。

   我查看我咕咚app上面的记步记录,刚好有一天正常走路的步数接近10000步,并且当天没有跑步。

   我走了9785步,路程是7.43公里。

   所以走路10000步,大约7500米。

   答,这个问题与时间无关,与性别也没有关系。

  是指18周岁到58周岁范围内体质完好成年人,走10000步,等于多少米?是步与单位米的关系。

  与频率没有关系。

  根据我对这个问题研究结果,大约得出以下计算公式:

   1,一个人自然展开双臂的宽度,除2,就是该人的步幅长度。

   2,一个人的臂展大概相当于这个人身高的百分之九十六。

   3,比如一米七六身高的人,跨一步大概等于1.76米乘百分之九六等于1.69米,除2,约等于0.85米。

   4,身高因人而异,公式大同小异,特珠情况外,一般情况下这个公式是适用的。

   5,回答完毕,仅供参考。

   首先回答问题,成年人正常步伐走路10000步,男生大概是6-8公里左右,女生在5-6公里左右。

  作为一个常年步行锻炼者,我想比较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2016年三月份买的这部手机开始记录数据,历时正好两年,数据说话是最真实的。

  两年还差几天,累计步行超过1400万步,本人身高1.75米,体重68公斤,步幅平均在75-80厘米,每天步行在2万步左右,差不多就是15公里,基本是晚饭后一小时开始,耗时2个小时多一点,平均一公里在1300-1400步左右,配速在9-10分钟左右,体脂保持在10-11%左右。

  遇上空气好温度湿度合适偶尔会跑一个半马,平均每月一次这样的频率,每周跟小伙伴踢一场足球,2小时左右,一周会有一次游泳,一个半小时,自由泳达到国家三级运动员标准,少儿时代进过少体校游泳班。

  说回步行,对比足球、游泳、快速跑,步行绝对是很有享受感的有氧运动,耳机可以帮助你消除单调机械运动的枯燥感,一双专业的跑鞋是少不了的,千万不要将就,衣服夏天以跑步背心为主,冬天长袖里面一定要衬一件吸湿排汗的长袖运动内衣,杜绝棉质内衣,不容易快干很容易感冒,我一般会衬一件耐克的专用内衣,外面套一件足球上衣(足球装备太多,物尽其用,哈哈)特别提醒:无论是快走还是慢跑,我都不建议在健身房跑步机上进行,一是封闭空间空气流通不够,二是跑步机速度、坡度保持长时间不变,体重压到膝盖上会固定冲击某一个点,而且快慢不由自己控制,对膝盖损伤很大,建议在自然环境中步行或者慢跑,因为地形多变,有上坡、下坡、转弯,脚腕、膝盖有多种变化,快慢由自己控制,对膝盖冲击点会比较分散,对膝盖有好处,还有就是自然环境景物一直在变化,枯燥感就会下降很多,空气流通好对心肺有好处。

   我每天都在走路上下班,中午也出去走路,每天的大概步伐在1.7万步到2万步之间。

  从我们家出发到单位,步数在4500步左右,大约3.1公里左右。

  一天如果走到2万步,大概在14公里左右,如此算下来, 一万步大概在7公里左右,也就是说,10000步,大概在7000米 。

   我单位附近有一个 体育 公园,每天中午吃完饭就去 体育 公园里走路,刚好沿着公园围墙走有一条800米步道,每一次走下来,差不多在1100步到1112步之间,所以,算下来,一步在70厘米,一万步也差不多在7公里左右。

  

  

   这只是成年男人的普通步数,因为身高不一样、腿长短也不一样,有的个头高、腿长,步伐更大,可能一步在75厘米左右,所以,对于这种体型比较高大、腿长的男人来说,一般 10000步在7500 米左右,反之,腿短的,一万步则在6.5公里。

   相对来说,成年女士步伐会小一些,多数在60厘米/步,如此算下来,一万步在6公里左右,这个也要根据女士的腿长短和个头高低来决定,女士一万步在6公里,主要是平均数据。

   还有,成年人还包括老人,走路的步伐会更小,可能成年男性老人一步在60厘米,一万步也就在6公里,老太太就可能更短了,大概一万步在5.5公里到5.8公里之间。

  

  

   另外要说一下, 每天一个成年人,适合徒步在一万步到1.5万步,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没长期走过路的话,初期最好每天保持在5000步到8000步,大概一个月后,如果脚和膝盖都没问题,可以慢慢增加到1万步以上,再逐渐增加到1.5万步到2万步之间,我觉得,2万步是一个极限,超过2万步,腿就有点受不了。

   前不久十一期间,我去 旅游 景点爬山,连续2天徒步在3万步+,腿部和膝盖就有点受不了。

  

  

   而且,每天走路步伐要一直持续下去,得有连贯性,不能今天走1000步,明天走10000步,如此,对腿不好,也对脚和膝盖不好,我走了大概一年多,基本是除了大雨外,无论刮风还是再冷再热,每天都要走路大概在1.8万步之间(今天走了1.8万步,上图),多数在2万步左右,去年最冷一天,零下28度,还走了2万步。

  

   2018.10.12日走路数量

   一年走路多来,体重下来了(减3公斤),毛病少了(以前体检老是各种小毛病不断,今年体检,基本没啥毛病)、鼻炎也犯的少了(以前一到夏天,鼻炎犯的厉害),以前不时感冒,今年也基本不存在了,走路,尤其是长期走路,对增强体力和身体素质,还是有好处的。

   一般人的步幅是身高的0.45-0.5的样子,国内成年男子平均身高:167.1厘米,女子平均身高:155.8厘米,可以计算出男子的平均步幅为75.195 - 83.55,女子的平均步幅为70.11 - 77.9。

    10000步的话,男子7519米-8355米,女子7011米-7790米。

1.年龄与步幅

    随着年龄的增加,如果缺少锻炼,人走路的步幅会越来越小。

    也许有人会觉得是:因为年纪大了,衰老了,腿脚不灵活了,所以步幅变小。

  其实应该说:是因为缺少锻炼,因为腿脚不灵活,所以才更加衰老。

     “人老腿先老 。

  有道理的。

    其实如果平时走路时,有意识地加大步幅的话,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走路的步幅会增大的。

  笔者的步幅可以达到1米左右。

    大步幅走路可以更好地锻炼到大腿肌肉,臀部肌肉,还有身体核心肌肉。

  通过大幅度的摆臂还可以刺激上半身的肌肉。

2.平时要有意识地大步幅走路

    所以请在日常走路时,有意识地加大步幅,这样即便不用刻意去锻炼,平时走路也有锻炼效果。

    速度 = 步幅 * 步频。

    要增加步幅,就要让各大关节动起来,而不是只动小的关节。

  特别是上半身的肩胛骨,和下半身的髋关节。

  可以通过做瑜伽,拉伸等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提高关节的活动范围。

    步频的话,1秒钟2步,努力一下还是可以轻松做到的。

3. 健康 走路的要点

   1)挺胸抬头,身体微微前倾,头,胸,腰,膝盖,脚后跟在一条直线上。

  脚尖和膝盖方向朝前。

   2)有意识地用力往后摆臂,让肩胛骨动起来,同时微微扭动骨盆。

    昂首挺胸,甩开膀子,大步流星,地走起来吧。

   欢迎评论讨论,一起交流。

   我的身高是170厘米,坚持步行锻炼已经十多年了。

  正常情况下,我的步幅是65厘米,每天快走10000步,大概距离就是6.5公里左右,用时1小时20分钟,平均每小时5——5.3公里。

   一般来说,身高越高,步幅越大,所以,单凭运动的步数不能做为衡量运动距离的依据,自己要细加测量;另外就是,走的越快,步幅越小。

   我的经验是,运动的时候别考虑步数,就讲距离,结合自己的情况确定每天的锻炼里程;年轻人可以考虑跑步运动,老年人最好是快走或者是慢走,以自己的身体感受决定速度;开始运动的时候少走点,走慢点,循序渐进;运动要长期坚持,切忌毕其功于一役,如果运动时间达到五年,身体素质就会有明显的改善。

  不成熟的体会,与大家共勉!

   年后,我坚持每天步行12000步以上,现华为手机显示已达近2000公里。

  我认为,正常人步行时速4至6公里,快者可能更多。

  每分钟步频120至140步,个高者步幅大,步频每分钟120步左右,个矮者,动作敏捷,步频虽小,步频快些,常人步幅在0.65米至0.80米之间,这样步幅长度×10000步,就能算出答案,如按步幅0.65米算,10000步合6500米,折13华里,如接0.75米算,10000步行7500米,折7.5公里,合15华里。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也很简单:

   通常情况下,我们成年人正常的步幅是0.75米,那么,走10000米只要乘以0.75米,这就是7500米,也就是7.5公里(15华里)地。

   需要知道的是,如果按健身的要求来衡量,每天走10000米的距离是完全可以的了,但一定要注意徒步走的速度,速度太快和速度太慢,徒步走健身的效果都不会好,徒步走健身效果最佳的速度是每分钟120步,亦即每秒钟走2步。

   一般情况下,正常步伐走路,男子一步大约70厘米左右,女子大约60厘米左右。

  照这个标准来计算,走一万步,男子大概七公里左右,女子大概六公里左右。

  

  

   当下,走路锻炼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习惯,早晚出去走一走,活动活动筋骨,这对增强身体素质,提高 健康 水平确有好处,本人也经常步行锻炼,是走路锻炼的受益者。

   但是,走路锻炼也应该有个度,凡事物极必反。

  有些人为了占据微信运动的封面,每天走路几万步,这对 健康 没有益处。

  要知道,超量的走路,特别是爬楼梯、爬山,会对膝关节半月板造成磨损,长此以往就会膝盖疼。

  膝盖中半月板一旦出现磨损,将是不可逆的,没有办法通过药物治疗恢复。

  因此,每天走路锻炼要掌握好量的问题。

  

  

   我觉得,每天走路七八千步就足矣。

  这样,既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又不伤害膝关节,两全其美。

  我自己每天锻炼也就六公里左右,而且是分早晚两次完成,早上三公里,晚上三公里,每次锻炼四五十分钟。

  几年下来,感觉很好,也减掉了十几斤体重,身体素质明显增强。

   您是怎么锻炼的,谈谈您的做法,让大家分享。

   网传日行一万步,则能保持住 健康 ,甚有微信运动数据能反映一个人当下的状态,比如步数少的猜测他在家葛优躺,步数多的则想八卦他去哪里玩了,当然顺应 科技 的进步,作为一个运动数据的记录偶尔看看 娱乐 一下倒也无妨,但对于数据的准确度我们秉持着一笑而过的态度即可。

  

   正常成年人步行的话就是0.40到0.6米之间,但具体不同身高,年龄甚至性别的不同都会造成步伐上的差异。

  

   若想测试自己的,可以立正后,左脚向前迈出一步,右脚不动,测量右脚(后脚)的脚尖到左脚(前脚)的脚跟的距离,再去乘以1万,就可以得出相应的米数。

  

   说回上面的步数热潮,走路这项活动本身无害处,数据记录这项 科技 也是一种进步,但人们如果为了追求步数排行榜而采用暴走则本末倒置了,任何运动都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和采取不要过度的原则,不然滑膜炎,膝关节积液等问题则可能会找上门,因此不要盲目追求步数,(成年人正常步行量在8千-1万步/天;老年人则为3千-5千即可达到运动效果),我们应该关注的是正确的走路姿势和走路时的心情。

本文来源于百度,内容不代表滚锁常识网立场,全站信息免费仅供测试,非商业性质和非盈利。如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