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常识

曾子是谁 曾子和曾参是一个人吗

  曾子是谁?是曾参的。关于曾子是谁以及曾子是谁的弟子?,曾子是谁的学生,曾子是谁的老师,曾子杀彘曾子是谁,曾子杀猪的曾子是谁等问题,小编将为你整理以下的知识答案:

曾子是谁

曾子和曾参是一个人吗

  是的,曾子和曾参是一个人的。

  曾子(前505~前432),姓曾,名参,字子舆。曾子和曾参是同一个人。

曾子是谁

  是曾参的。

  曾子姒姓,曾氏,名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一说山东嘉祥)人 。

  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夏禹后代。

  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与子曾参同师孔子。

  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

  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

  周考王六年(公元前435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

曾子的生平简介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

  孔子死后将衣钵传给了曾子。

  他一生都在践行着仁义礼智信的儒家观点,被后世称为宗圣先师。

  他提出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外兼修。

  曾子的孝道主张对华夏子孙的价值观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且具有社会意义和实用意义。

  是现如今建立和谐社会思想的源头,他参与编纂了《论语》,并且自己主编了《孝经》,后人为了纪念他的成就为他建了宗圣庙堂,地位几乎与孔庙齐平,读书人经常前去祭拜。

  曾子喜欢读书,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还是艰苦学习,跟随父亲读了很多圣贤书。

  他十六岁的时候拜在孔子门下,曾子23岁的时候,颜回病故,曾子成了孔子最主要的学生,陪他出门游学。

  没过几年,孔子也病故,死前将孙子子思托付给了曾子。

  三十岁的时候,守孝期满,孔子门下人认为曾子具有孔子的品质,纷纷来请他接替师傅的位置。

  但是曾子没有同意,他认为孔子的光环就像太阳,他就是一个萤火虫,怎么能因为样貌相似就妄加揣测。

  曾子特别孝顺,在母亲和父亲死后坚持为他们服丧,经常哭的昏过去,水米不打牙,内心充满悲痛。

  他认为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给的,就要恭恭敬敬的服侍,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曾子的小故事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

  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待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

  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

  她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

  曾子说:“妻子,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

  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实现教育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曾子是谁?

  曾子(前505~前432)春秋末年鲁国人。

  名参,字子舆,被尊称为曾子。

  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待人谦恭,以孝著称。

  齐国欲聘之为卿,他因在家孝敬父母,辞而不就。

  曾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虐诚地追念祖先),民德归厚的主张。

  又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即“: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郕伯。

  宋大中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郕侯(一作瑕丘候)。

  元至顺初年,加封为“郕国宗圣公。

  明嘉靖九年改称“宗圣。

  在山东嘉祥县南建有曾子庙。

   二十四孝记载了曾子啮指痛心的佳话:曾子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吗

  是的。

  曾子是孔子的徒弟。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一说山东嘉祥)人。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

本文来源于百度,内容不代表滚锁常识网立场,全站信息免费仅供测试,非商业性质和非盈利。如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7911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