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核酸检测产业没有未来
张姗姗是谁?
围绕核酸检测产业,这个名字及其背后的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核子基因)凝结成一个巨大的问号,伴随着公众对利益输送的想象,沸腾在整个互联网。
事件点燃于11月25日,核子华曦兰州实验室因录入异常被通报。
工商信息显示,张姗姗担任监事的30余个核子基因关联公司中,有相当一部分在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的这三年内设立。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一家公司体系的急剧扩张与违法违规,并不能划上等号。
但近年来各地高频次、大范围、层层加码式的核酸检测,逐渐磨蚀了人们的耐心,积蓄已久的怨气在张姗姗身上找到了出口,也确是此次舆论事件背后显见的因果链条。
何况,核子基因的暴发式扩张并非孤例。
以医学检测作为关键词检索,在天眼查上可以发现这样的事实:成立年限在1年内的企业数量约有10400多家,成立1~2年的有8900多家,2~3年的有5300多家。
这不难推测,在三年疫情期间,不少企业奔着疫情红利,仓促上马。
现象背后,也进一步暴露出这类医学检测服务供应商的当下困境——这些本就是医学检测产业链中属于低门槛的下游企业,过了三年近乎爆发的日子,而今舒适不再。
暴富的神话破灭,几乎探底的定价,很难收回的账款——一次次冲击着掘金者们的利润空间。
一个行业快起快落的秘密捂不住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这门生意,到了强弩之末的时候。
一位医疗领域资深投资人告诉八点健闻,疫情带来的需求不可持续,为此深交所和上交所也要求,对核酸检测相关企业上市是否符合科创属性,进行从严审核。未来疫情结束,医学检测行业终将回归常态。
市场规模将定格在300亿左右,而这个数字,绝对撑不起现今数量的核酸检测公司。
张姗姗加盟模式,给乱象埋下伏笔
一位多年在医学检测领域的从业者告诉八点健闻,核子华曦主要是提供的是核酸检测服务,属于核酸检测产业链的下游,门槛较低。
相比生产试剂、检测仪等产品,需要较高技术门槛的上游生产商,下游服务供应商更容易分一杯羹。结合疫情以来核酸检测单价不断下探的趋势,服务供应商们想要赚钱,可能更多只能依仗薄利多销的模式。
按卫生部门规定,医学检测实验室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需要在所在地取得对应资质。对一个公司来说,想要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自然要在各省铺设自己的医学检测实验室。
这样的做法,不仅在张珊珊的核子基因有,其他医学检测企业也会这样做。
多名从业者均向八点健闻表示,考虑到工作的高强度和长时间,人为的误差和失误均可以理解,但不能涉嫌造假。
具体到核子华曦,其旗下的不少医学检验实验室成立时间不足一年。如此短的时间内实验室快速增加,这不符合行业规律,乱象或许早已埋下伏笔。
为了赶上疫情的趟,这些曾经实力、财力都不强的核酸检测企业会寻找合作伙伴,合作代理模式就成了可能。
核子基因把这种方式叫做加盟。
据南方周末报道,核子基因的加盟资料显示,2020年3月~9月,公司核酸检测业务的营业额达到4.5亿元,逾100位合作代理商获得的利润超百万。
一位医学检测领域从业者表示,在医学检测领域,加盟是最近才有的词语。核子基因这类企业暂时没有能力或财力覆盖足够多的省,就会在当地选择一名合作伙伴一起做这件事,你用我的产品,我用你的渠道。
医疗检测方向的资深投资人曾鸥(化名)指出,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的审批权往往下放在地方,导致审批决策分散。为了控制医学检测机构无序扩张,有些城市(如上海)会进行总体把控,但在更多的城市里,并没有如此管理,存在着无序和混乱。
骑虎难下的一年
仅是今年,被公开的核酸造假已达至少7起。
自1月份郑州金域医学负责人引起新冠病毒传播开始,这个疫情后急遽膨胀的行业,丑态百出。
一些实验室检出阳性却故意隐瞒不报,或出具假阳性报告;一些超能力承揽业务,拖延报告出具时间;还有实验室扩充原始监测数据,稀释检测样本,试图降低成本。
投资人曾鸥表示,疫情期间爆出的核酸检测行业的问题,最为严重的依次是:检测结果不准确或干脆造假、检测机构的各种合规问题、以及检测机构的准入和资质问题。
有媒体统计,今年6月~7月间,不少省份进行了核酸机构的大排查,数据显示有250家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被责令整改,其中不乏一批知名上市公司的子公司。
而随着时间推移,核酸产业已从两年前爆发式的造富神话,走到了强弩之末。从最开始做一次自费核酸200元的价格,到10混1最高收费不超过2.6元/人次,政府集采后核酸采样价格的大跳水,直接冲击了整个产业链。
为了在不断摊薄的利润中捞到最后一桶金,曾高歌猛进冲进行业的下游服务商,乱象肇生。
深圳某公司一位负责核酸业务的管理者赵斌(化名)告诉八点健闻,集采过后,目前利润高的主要是出口型企业,其次是上游做试剂耗材的原料厂商,而下游做检测服务的利润最低,不仅要承担巨额应收账款,还得贷款支付工资、试剂耗材等费用。
鲜为人知的是,医院采样也分了一部分收入过去。企业承担了采样管、试纸、转运司机、实验室全流程、结果报告、问题投诉等责任,也分了一部分收入。
外界看来赚得盆满钵满的服务商实验室,增长乏力,而债务是这些服务商最沉重的负担。
他们前期确实是赚了钱,但今年骑虎难下。一家IVD企业负责人向八点健闻表示,这背后,是政府财政吃紧带给他们的债务负担。
全民核酸做了一段时间,核酸检测服务商的应收账款非常庞大,账期拖了半年甚至一年,现金流压力急剧增加。
据《科创板日报》梳理,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多家核酸检测业务的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明显提升。例如Q3营收156亿元的迪安诊断,应收账款高达108亿元,占比69%。
除了债务导致的现金流吃紧,在另一面,核酸检测的利润也在逐渐摊薄。两面夹击下,服务商们倍感无奈。
两年前服务商的利润率是挺高的,估计有50%,但是采样的量非常小。赵斌表示,常态化核酸后,政府集采压价。现在做单管、5混1肯定亏钱,但企业不能不做。10混1如果量大,利润能达到10%,20混1利润最高,但几乎没有订单量。再减去银行贷款和坏账,服务商的利润估计所剩无几。
一位业内人士也向八点健闻证实,将试管、拭子、管装液体和人工等计算在内,单管利润基本是20混一的80%。
为了压缩成本,服务商更倾向于做大规模的混检,甚至在违法的边缘游走。
一位病毒学家向八点健闻表示,业内部分企业甚至做了100混1。他们从10个10混1的管子里各采0.1毫升,混在一起做一次检测,成本就可以下降98%。
赵斌认为,上述混检行为是很明显违规的,相关门会严厉处罚,大多数企业应该不敢这么做。
一边IPO上市,一边被投资人打入冷宫
疫情三年,让中国的医学检测实验室从一千余家增长至万余家,基础设施扩张突飞猛进。
这些疫情遗产或许不仅能在疫情后继续发光发热,而且已经把一些公司早早送上了IPO的道路。
目前,内地涉新冠核酸检测业务的IPO公司共计13家,其中达科为、致善生物、瑞博奥和菲鹏生物4家公司已通过了上市程序,但尚未登陆资本市场。除此以外,今年唯一过会且正式上市的涉核酸检测公司仅有康为世纪一家。
火热的上市潮背面,是一级市场投资人的冷淡。
多位生物医药行业投资人向八点健闻表示,新冠核酸检测这类项目不可持续,不在考虑范畴之中,投资关注未来长期的成长性,一瞬间的项目从不考虑。
核酸检测所属的分子诊断领域,投资热潮在2017~2018年左右。当时,机构投资人便已经投资过一轮行业内公司。到了目前阶段,尽管大规模核酸检测业务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机构投资人并不认可其产业价值,更不会给出高估值————圣湘生物在高峰时期的估值达400多亿,现在连200亿都不到,可谓断崖式下跌。
企业想要融资,就不得不面对投资人的拷问:新冠疫情后,业务发展可否持续?
九鼎投资大健康部孟详睿表示,虽然分子诊断代表了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但几年内,除去新冠业务,最多也就是两三百亿的市场空间,支撑几个上市公司可以,一下子涌入好几十个(上市公司)怎么可能?
投资人曾鸥分析,这一轮递交IPO材料的涉核酸检测公司中,除了没有技术含量的公司,康为世纪和翌圣生物的主营业务是上游原料进口替代,新冠业务占比不高,也就35%左右,它们属于这一波被误伤的。
而对于没有技术含量的核酸检测公司,上述IVD企业负责人表示,不少企业已经把后面10年的测试量都做完了。
他进一步分析,靠核酸检测发迹、已经赚了一波快钱的核酸检测头部企业,已经在考虑下一步。比如转向同是分子检测的基因测序、又或者涉足免疫检测等增长量较大的业务。这类企业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临床转化。
核酸检测试剂供应链龙头企业达安基因,便在前几日将所有常规核酸(非新冠类)诊断试剂产品主动申请降价,通过大幅度降价以提高竞争力。价格降幅甚至超越集采,行业人士评价,达安基因此次调价击穿了核酸检测产品的价格体系。
IVD企业品牌战略顾问张洪华向八点健闻,达安基因的降价战略会使得其他企业难以竞争,淘汰一批竞争对手,扩大客户量和用户规模。
此前,有从业者同八点健闻分析:检测量增加,操作人员要增加,机器也要被占用。在这种情况下,几乎很难再靠规模的增加,把边际的成本进一步降下来,规模经济几乎毫无优势。
而这种规模不经济的另一面则是:一旦未来不需要做如此频繁的新冠核酸检测了,这些设备和人员马上变成闲置。于是,等到常态化核酸的阶段结束,这些积累下来的庞大产能,几乎很难找到相应规模的替代业务。
上海某第三方检测实验室的创始人向八点健闻介绍,在疫情期间,上海的日核酸检测能力从100多万管增加到了850多万管。
几乎每一家公司都在想办法扩产能,其中一家为了完成疫情的核酸检测,把PCR仪从20多台扩张到了近300台,单仪器设备方面的投入就达数千万,而同时他又发问,疫情结束后,还有什么别的业务能用到这么多台仪器?
更可悲的是,巨量的市场并没有帮助整个产业完成人才与技术的转化。
一位行业投资人坦言,疫情只是让相关企业解决了资金问题,但大多企业缺乏很好的员工激励机制,人员待遇以及优秀人才的流入,仍是难题。
据透露,早在今年5月份,就有一些不太看好后市的第三方实验室找到FA(Financial Advisor,融资顾问)寻求脱手。曾鸥认为,在检验检测领域,下一步的标的大概率会出现在合成生物领域。
(陈鑫对此文亦有贡献)
严雨程、史晨瑾、习翔宇|撰稿
李琳、李芃丨责编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八点健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网友看法
1、网友豁达的白羊:现在赚的昧良心钱,几百辈子花不完,还要什么未来
2、网友用户7275465182327:文章分析的很透彻。可能疫情三年来,对核酸检测机构就缺失管理。
3、网友会打野的鲁班:已经赚了盆满钵满了,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要什么未来??投资点别的,不一样逍遥快活!
4、网友广西生态影视:这篇就是想为那些没有良心的商家解脱
5、网友缦缦:
本文来源于百度,内容不代表滚锁常识网立场,全站信息免费仅供测试,非商业性质和非盈利。如侵犯您的利益,请联系我们删除。